刚刚更新: 〔自首〕〔破案需要我这样的〕〔联盟:我真不是绝〕〔坏女孩〕〔微醺玫瑰〕〔分手后,豪门掌权〕〔快穿之都是我的踏〕〔七零嫁糙汉:知青〕〔落入他的圈套〕〔诸神殿〕〔虐文女主忙抓鬼〕〔玩大了:七零知青〕〔重生!穿到渣爹以〕〔山村桃运傻医〕〔首席继承人陈平〕〔陆七权奕珩〕〔韩飞李斐雪是哪部〕〔在偏执傅少身边尽〕〔全球降临:诸天争〕〔乡村神农
特殊教育      小说目录      搜索
我导演了玄武门事变 第四百二十二章 天可汗!
    “正如温大夫所说,驱逐突厥人必将损害陛下的圣明,更会让薛延陀、回纥等国坐收渔利,骤然壮大。”
    徐风雷道,
    “故而,不可驱逐。”
    温彦博的神色缓和了下来,不再那么难看。
    “驱逐不可,内迁也不可,那你说怎么办!”
    李世民一脸无奈的道。
    你小子,这一碗水端的是真平啊!老端水大师了!
    “事关大唐社稷,哪有那么简单,非左即右?”
    徐风雷正色道,
    “这事儿复杂的很!突厥人的安置和治理,足以成为朝堂上恒久的话题,后世帝王也不能掉以轻心!”
    李世民神色一凛,坐姿端正了起来。
    “臣以为,管治突厥人,当采取‘分、适、矜’三种措施。”
    徐风雷伸出三根手指,缓缓道,
    “所谓分,便是分而治之,不但要把突厥人安置在关外,让唐人和突厥人分隔开,还要在突厥内部进行细分。”
    “据臣所知,突厥内部并非只有突厥人,还有粟特人、九姓铁勒等,将这些不同血统的胡人进行细分,各自给予活动区域,在茫茫北疆设置州县,如突厥州、铁勒州等。”
    “如此分而治之,便是分而化之。久而久之,泛突厥概念便消失了,突厥人就是突厥人,粟特人就是粟特人,不会再互相混杂,分出去的胡人,也不会再为突厥而战。”
    隔离、分化!
    “你这是要削弱突厥?”
    李世民托着下巴问道。
    “自然要削弱!胡人或许会跟我们一条心,但那也是千年之后的事了!眼下数百年内,臣不认突厥人能跟咱们一条心!”
    徐风雷点头道,
    “既如此,当然要削,要防!”
    “你继续说。”李世民不置可否。
    “其二,便是适!”
    徐风雷又道,
    “无论是习俗还是文化,亦或是信仰,突厥人与唐人都极为不同,岂能用同一套政策?”
    “针对突厥,当有一套适用于管治突厥人的制度,比如突厥人迷信草原神祇,便可加大草原祭司的话语权,而同时,这个祭司必须由大唐任命,与驻突大臣一同管治突厥!”
    这番话,引起了不少大臣的私下议论。
    “适用于突厥的制度?你们有谁了解突厥的吗?”
    “谁没事去了解那帮子蛮夷啊……”
    “是啊,难喔!”
    “……”
    李世民嘴角一抽。
    “徐爱卿啊,你上下嘴皮子一碰,便给朕出了大难题啊!”
    他一脸无奈的道,
    “光你说的这个适合突厥的制度,朕就一点思路都没有。”
    “想要制定好,怕是要派遣一只队伍深入突厥考察了!”
    徐风雷耸了耸肩。
    “那臣不管,臣只负责出主意,仅供参考而已。”
    他抬手道,
    “接下来说第三点,便是矜!”
    “何谓矜?便是自矜、矜持!身为大唐皇帝,乃是天子,按理来说,应该将全天下的人都一视同仁,无论是唐人还是胡人,都视作自己的子民。”
    “但这只是说说而已,人不是佛陀,都有分别心,岂能视作平等?就是一双手,都要分个手心手背呢!”
    “在臣看来,唐人乃是陛下的根基,根基是绝对不能动摇的!所以在陛下心中,应该将唐人排在第一档,胡人要往后站。”
    咕咚。
    说的嗓子都干了,徐风雷喝了一口茶,继续道:
    “可以预见的是,陛下是唐人的皇帝,也将成为胡人的‘可汗’,陛下可表现出亲近之象,对胡人以可汗自居,对胡人下达政令,也以可汗的身份下达。”
    “但无论如何,胡汉都有别!靠近胡人的同时,亦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臣用两个字来形容这种距离——”
    “不远。”
    李世民眉头一挑。
    “不远?何谓不远?”他问道。
    “亲近而不贴合,相靠而不融合。”
    徐风雷拱手道,
    “这便是不远,亦是一种平衡。”
    “只要这种平衡在,无论是陛下还是大唐未来的皇帝,都能保持对胡人的统治,亦能让汉人的血统不被玷污!”
    “如此一来,哪怕未来胡人叛乱,无非我大唐重新多了一外敌,绝不会产生内乱。只要内部不乱,纵有强敌环伺,又有何惧?”
    他的目标从未变过——
    让大唐多苟一百年!
    什么万世一系,什么永远安定……徐风雷从来都没有考虑过。
    而这“分、适、矜”三条对胡策略,虽然不是用了就高枕无忧,但起码要比李二的羁縻制度要好。
    若大唐有血条,此三条策略给大唐多加上一截,不过分吧?
    “臣附议。”
    房玄龄起身拱手道,
    “太师所言,老成谋国,是在为后世之君着想。特别是这‘矜’字,用的很是精髓。”
    “有此三字在,后世之君只要将其掌握,便能不能岔子,纵然将来的某一天出了岔子,也能补救,不至于境内生乱,祸起萧墙。”
    其余诸大臣闻言,多数拱手道:
    “太师老成谋国,臣等附议!”
    政事堂内,唯有魏征和温彦博这两个观点完全相反的人没有说话。
    但他们也没有站起来反驳。
    显然,徐风雷的观点,虽然没有让他们称心如意,却也都在双方的接受程度之内。
    “分、适、矜,三字真言呐。”
    李世民沉思良久,熄灭了烟头,不禁感慨道,
    “徐爱卿之策,胜在视野,胜在目光长远!”
    “朕思来想去,魏爱卿之策太过于极端,温爱卿之策又隐患太多,也就只有徐爱卿之策,最为称心,最为沉稳,也符合咱们唐人的中庸之道。”
    “……就依徐爱卿所言,围绕‘分、适。矜’三字来对突厥展开管治吧!”
    群臣皆起。
    “陛下圣明!”
    齐声赞美过后,在李世民的示意下,方才落座。
    继续议事。
    但开会开到这儿,徐风雷是真的挂机了,啥也不听了,直接闭上了眼睛开始打盹。
    不一会儿,便有鼾声传来……
    身旁的几个大臣神色古怪,想要提醒一下,却又不敢有太大的动作,房玄龄只能用脚踢了踢徐风雷。
    纹丝不动。
    李世民神色亦是有些不悦,但念在这小子刚刚出了大力的份上,也不能说什么,只能冷哼一声,道:
    “你们说你们的,不要被别人所干扰!”
    众臣:“……”
    ……
    晌午,后宫。
    长孙无垢又张罗了一桌菜,几个亲儿子亲闺女都在。
    “来来来,听明。”
    她笑着招手道,
    “自打你回来,咱还没好好聚一餐呢,这火锅啊,就是要人多吃,才有滋味儿。”
    “谢皇后娘娘。”徐风雷睡饱了觉,精神抖擞,拱手道。
    “师父,坐这里坐这里!”李丽质举起了胳膊叫道。
    徐风雷咧嘴一笑。
    “好好好,坐你边上。”
    他走到李丽质身旁坐下,道,
    “我正好肚子饿了,丽质啊,待会儿不要跟师父抢吃的喔!”
    李丽质听到这话,眉头顿时拧了起来。
    “那……师父,您要不还是坐青雀哥哥边上去吧……”
    她垮起个小脸,纠结道。
    “哈哈哈哈……”
    徐风雷哈哈大笑,乐得合不拢嘴。
    他刮了刮李丽质的小鼻子,嘿道,
    “你这个小机灵鬼!”
    “睡了吃,吃了睡,要论大唐谁最会享受,舍你其谁?”
    李世民坐在长孙无垢身旁,阴阳怪气的道,
    “观音婢,你猜这小子刚才在干嘛?在政事堂上睡大觉!打鼾的声音能让堂外的太监都听得清清楚楚!”
    “真是……你说有没有这样做臣子的?”
    长孙无垢闻言,不禁抿嘴一笑。
    “听明,真的?”
    她看向徐风雷。
    “咳……陛下误会了。”
    徐风雷干咳一声,捂着胸口一脸苦涩的道,
    “为陛下思虑安置突厥的问题,臣是殚精竭虑,最终想出策略,已然是用光了所有的精力哇!”
    “没办法……臣只能小憩一会儿来恢复精神,陛下,臣如此尽心竭力,您怎忍心如此苛责?”
    “臣的心……好痛!”
    李世民:“#¥……&*@#”
    “好了好了!”
    眼看着徐风雷越来越入戏,他只得挥手道,
    “朕知道你辛苦,这不也没来叫醒你么?还叫婢女给你加了层毯子呢!”
    “这会儿也就是说说而已……你放心,你的功劳朕心里都记着呢!从未忘记!”
    徐风雷听到这话,方才轻哼一声,不再表演。
    再演下去,不挤出两滴眼泪,吐点血沫可就说不过去了……
    “听明出了什么策略?”
    长孙无垢起了好奇心,追问道,
    “臣妾也想听听。”
    虽是皇后,但长孙无垢同样也是一个隐藏的优秀政治家。
    李世民的许多治政策略,都有她在背后把关。
    这也是李二为什么三天两头往皇后这跑的原因,一方面是爱老婆,另一方面也是这个老婆真有本事啊!
    “听明给出了对突厥政策——分、适、矜!”
    李世民娓娓道来。
    他把徐风雷的策略复述了一遍,同时也算是让自己理了一遍思路。
    “妙。”
    长孙无垢恍然,拍手称赞道,
    “如此一来,陛下既可统治胡族,又不用担心胡人乱华。”
    “矜这个字,更是精妙,哪怕后世之君资质平庸,只要将这个字掌握,便可无忧。”
    她听了一遍,就抓住了重点。
    观点,也跟房玄龄如出一辙。
    “是啊,听明之策,胜就胜在为后人着想。”
    李世民亦是抚须称赞了一句,转而将目光转向了李承乾,正色道,
    “承乾,你要好好掌握大唐对胡族的政策,务必要将你师父的这三个字理解透彻!”
    “如今你也不小了,朕会慢慢让你处理政务,特别是对胡政事,朕会都交给你来处理!”
    李承乾心神一震!
    他感受到了几分压力,但在师父的眼神鼓励下,他马上便有了信心。
    “父皇放心,孩儿一定用心学习,决不懈怠!”
    他起身行礼道。
    李世民一笑。
    “坐吧坐吧。”
    他抚须道,
    “今天解一难题,该当好好吃一顿!”
    “开席吧!呃……还有人没到?”
    李二看到了座位还有一个空着,不禁一愣。
    谁这么大架子,都这个点了还没来?
    “清泉还在处理钱庄事物,她可忙得够呛……听说阵亡将士的第一笔抚恤金已经开始拨了。”
    长孙无垢目中露出一丝心疼之色,道,
    “这孩子,也不知道歇歇,总是这样废寝忘食的工作,真怕她身子吃不消。”
    李世民略一沉默。
    而就在此时,一位近侍捧着一摞书走了进来,跪地恭声道:
    “启奏陛下,北疆诸国送来国书,还有一封各部首领递上来的联名折子。”
    “房相公说是喜事,让陛下亲启。”
    李世民闻言,不禁有些好奇。
    “哦?房相说是喜事?”
    他招手道,
    “来来,给朕瞧瞧。”
    近侍递上国书和奏折,李世民随手便将它们分给了长孙无垢和徐风雷。
    “都看看,究竟是啥喜事,能让房玄龄这会儿送到后宫来。”
    李世民笑道。
    徐风雷放下筷子,轻轻打开。
    他的手中,是那封诸部首领给大唐皇帝上的联名折子。
    这“折子”二字,很值得揣摩啊。
    毕竟草原诸部,如薛延陀、回纥这些国家,可并没有被灭国,从国家层面来说,双方是平等的。
    送个国书是正常的,这折子……可是下级对上级才会上的啊!
    哗啦。
    徐风雷轻轻打开,眼神顿时为之一凝。
    “哈哈哈……”
    那一头,李二畅快大笑道,
    “这些部落有意思,真有意思!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就要来归附大唐,自愿成为附庸!”
    “莫不是被朕灭亡突厥给吓到了?哈哈哈……”
    “准了准了,没有哪个皇帝会嫌弃藩属国少的!”
    身旁的长孙无垢亦是一笑,道:
    “恭喜陛下,无需用兵,便得广袤疆土。”
    李世民心中开怀,志得意满。
    他看向徐风雷,笑问道:
    “听明,这联名折子上说的什么?是不是在拍朕的马屁啊?哈哈哈……”
    徐风雷猛地一起身,看向李世民,目光炯炯。
    李二笑容一收,显然是被他的气势所慑——这咋了这是?
    搞这么严肃?
    “……何事?”他道。
    “草原诸部首领联名,愿为大唐皇帝陛下上尊号!曰——”
    徐风雷铿锵有力,一字一句道,
    “天可汗!”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热门小说: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