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更新: 〔自首〕〔破案需要我这样的〕〔联盟:我真不是绝〕〔坏女孩〕〔微醺玫瑰〕〔分手后,豪门掌权〕〔快穿之都是我的踏〕〔七零嫁糙汉:知青〕〔落入他的圈套〕〔诸神殿〕〔虐文女主忙抓鬼〕〔玩大了:七零知青〕〔重生!穿到渣爹以〕〔山村桃运傻医〕〔首席继承人陈平〕〔陆七权奕珩〕〔韩飞李斐雪是哪部〕〔在偏执傅少身边尽〕〔全球降临:诸天争〕〔乡村神农
特殊教育      小说目录      搜索
我导演了玄武门事变 第四百二十一章 魏玄成火力全开喷众臣 ,徐太师一言九鼎下定论!
    魏征的唇枪舌剑,让温彦博血压飙升。
    然而他却没有再理会温彦博,而是将目光对准了皇帝。
    “陛下,臣认为,一定不能把突厥人放进来!”
    他的话语铿锵有力,
    “曾经我们为了争夺朔方付出了多少的努力?为了灭亡梁师都,我们又磨了多少年?”
    “好不容易占此要害,怎能转手又将其送给突厥人?那还不如让梁师都占着呢!”
    李世民神色一凛。
    “那么魏爱卿的意思是……”
    “赶走突厥人,将他们驱逐!就像当初汉朝驱逐匈奴一样,让他们离开大唐的疆土,去别处过活!”
    魏征目光炯炯,毫不客气的道,
    “温彦博的策略不能采纳,萧瑀的言论更是一坨狗屎,臣听都懒得听!”
    “华夏血脉,不容玷污!突厥人,必须滚!”
    温彦博:“!!!”
    萧瑀:“@#¥%……&@!!!”
    好家伙!
    这魏征喷起人来是真狠啊!丝毫不给同僚面子。
    但除了温彦博和萧瑀两人脸色难看以外,其他人倒是不以为意,就连李世民的脸色都没什么变化。
    这个魏征,连他的脸上都敢啐口水,喷两个大臣有什么奇怪的?
    早就习惯了。
    “驱逐……”
    李二喃喃道,
    “将突厥几十万人尽数驱逐出境?这……可行?”
    铛!
    “陛下,万万不可行!”
    温彦博将茶杯摔在桌上,带着几分愠怒几分坚决,拱手道,
    “陛下乃是堂堂天子,功盖宇宙、德被四方,当有大器量,大胸怀!如今突厥举族孤立,我大唐岂能不收容他们?”
    “若不收容,反而将他们驱逐,周边的国家和部落会怎么看待我们大唐?这岂不是损了陛下的圣名?”
    他找回自己的节奏,重新看向了魏征。
    “此外,几十万突厥人,咱们不接受,他们流浪开去,周遭的薛延陀、回纥、契丹难道就不接收他们了?”
    温彦博冷笑道,
    “现在不是汉朝!北疆上不止一个国家,而是部族林立!”
    “这些突厥人咱们不要,他们马上就会变成薛延陀人、回纥人!壮大薛延陀、回纥的国力!”
    “而他们一旦加入别国,定然会反过来仇视大唐,因为大唐驱逐了他们,让他们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家园!”
    “到时候,旧突厥倒了,千千万万个新突厥又站了起来,必将成为我大唐的心腹大患!”
    “这其中的利害,魏大夫能看懂否?看不懂没关系,你可以听说我,但请不要再大放厥词!”
    这番话语,惹得在座的诸位大臣都是点了点头。
    就连武将队列里,都有人颔首。
    显然,他们赞同温彦博的分析——大唐不接收他们,他们自有去处!回过来又将成为唐朝的敌人!
    那突厥不是白灭了嘛?
    “有几分道理。”
    李世民亦是颔首,沉思了片刻,不禁感叹道,
    “这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难,难就难在这里。”
    “如今碰上了胡人,那就更难了!”
    徐风雷睁开眼睛瞥了李二一眼,冷哼一声,继续抽烟。
    容易?
    那你派老子去北疆受苦干啥?随便派个人平A过去不久完了?
    哼!
    “咳……”
    李世民察觉到了徐风雷的动作,有些尴尬的干咳了一声,转而看向魏征道,
    “玄成啊,你可还有议论?”
    魏征被温彦博嘴了两句,脸色如常,没有丝毫的变化。
    喷人者,人恒喷之,这有什么大不了的?
    “回陛下,有!”
    魏征道,
    “昔日曹操把匈奴人迁到内地,成了隐患,西晋灭吴之后,大臣江统、郭钦等劝说晋武帝驱逐匈奴,晋武帝不曾听从,酿成了永嘉之祸,最终造成了西晋的灭亡,开起了胡人对汉人数百年的欺压!”
    “血淋淋的史料在前,为何就不肯警醒呢?就非要做那胡汉一家亲的荒唐梦吗?!”
    李世民扔掉烟头。
    当政事堂内诸大臣以为这呛人的烟雾即将消散的时候,他又默默点燃了一根……
    没办法,李二烦啊!纠结啊!
    这是一件大事,若是处理不好,便会贻害千秋!
    “一派胡言!这不是荒唐梦!”
    “你才一派胡言!你就是在说梦话!脑子一点都不清新!”
    “魏征!我忍你很久了!”
    “呵?是吗?我也是!”
    “……”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火药味越来越重,差点在朝堂之上干起来!
    砰砰!
    李世民敲了两下桌子,有些不悦。
    “噤声!朕不想听你们这些无意义的口水仗!”
    他道,
    “两位爱卿都歇歇吧,朕想听听其他人的意见。”
    说罢,便让宫女送上茶水。
    两人虽被禁言,但依旧是大眼瞪小眼,谁也不服谁。
    “谁还有论调?”
    李二环顾一圈,皱眉道,
    “房玄龄、长孙无忌,你们平日里都有主意,怎么今天一言不发?”
    “还有李靖、李绩,安置匈奴人不是文官的事,你们几个武将也可以从武官的视角来说话!”
    “不要当一口钟!不撞两下都不带应的。”
    几个被点名的大臣:“……”
    “陛下,并非臣等不想说话,只是魏征、温彦博二人已经将观点说尽了。”
    房玄龄有些无奈的道,
    “对突厥人,无非就是驱逐和安置两条路。”
    “这两条路,只能说是各有优劣……臣思虑良久,还无法下决断。”
    其余几个亦是拱手道:
    “臣等亦如房相所言,不敢妄下论断。”
    李世民:“……”
    “要是杜如晦不在家养病就好了,他最擅长的就是决断!”
    他埋怨道,
    “离了他,竟议不出个结果来!”
    忽的,李二把目光转向一旁老神在在的徐风雷,冷哼道:
    “太师好自在啊!”
    “朕和诸位爱卿都在冥思苦想,你倒好,在这里抽着烟闭着眼,打瞌睡呐?”
    徐风雷被他这么一讽刺,却是睁开了眼睛,微微一笑。
    “陛下怎么知道,我不是在冥思苦想呢?”
    他歪头道,
    “我虽闭目,却不是打瞌睡,而是养神。”
    李世民猛吸了一口烟,神色舒缓了下来。
    上一秒还在讽刺,这一秒却又露出了笑容。
    “哦?那倒是朕误会徐爱卿了。”
    他抬高了音量,道,
    “来来,那请徐爱卿说说你的见解!让朕听听,让诸臣都听听!”
    唰唰。
    李二一吆喝,所有人的目光都齐刷刷的凑了过来。
    陛下点名了!点的还是太师的名!
    虽同朝为官,一起坐在这政事堂之内,但大家心里都明白——不是每个人的话语权都一样重的!
    如坐在末尾的那几个,其实只是来旁听的,连发言的资格都没有。
    能默默聆听,好好观摩大佬们高谈阔论就不错了!
    坐中间这些,虽然有发言的资格,但他们并没有选择行使自己的权利,更多的是随声附和,为自己所支持的观点呐喊助威。
    只有坐在前头的这些重臣,才有唇枪舌剑、唾沫横飞的资格!他们的话,也能让皇帝重视,让群臣沉思。
    地位不同,权重便不同!说出来的话的分量自然也不同!
    而坐在最前面,距离皇帝只有一个身位的太子太师、刚刚灭了突厥的征北大将军徐风雷!
    他跺一跺脚,朝堂都要抖一抖!
    他说一句话,皇帝都要用心听!
    魏征和温彦博亦是看向了徐风雷,神色皆有些凝重。
    正如房玄龄所说,对突厥人的措施,唯有两条路可选!
    不是驱逐就是收留!
    那么,太师会选择支持谁呢?
    徐风雷神色自然。
    这种万众瞩目的场面,他见的多了,心中有底气,自不怕他人眼光。
    “在说观点之前,我先问大家一个问题。”
    徐风雷看向李世民,亦看向群臣,道,
    “试问,这世上有一座堡垒,它被修建的无比坚固,以至于任何暴力都不能将其摧毁,哪怕是十万大军来了,也对堡垒里的人束手无策。”
    “那么请问,这座堡垒应该如何攻破?”
    问题抛出,众人皆是陷入了沉思。
    “用火攻?”有人道。
    “攻不破。”
    “用水淹?”
    “淹不没。”
    “……”
    连续几人的想法都被徐风雷给否定了。
    “太师的意思……任何外力都无法撼动这座堡垒分毫?”
    李绩笑道,
    “这世上有这样的地方吗?也太离谱了。”
    “自然是有的。”徐风雷应了一声。
    “无法用外力攻破,那只能想方设法让其内乱。”
    挂机的李靖忽然重连了,他缓缓道,
    “内部一乱,自可趁虚而入。”
    啪!
    徐风雷打了个响指。
    “药师就是药师,一语切中要害!”
    他朝着李靖拱了拱手,而后才朝着众人朗声道,
    “我所说的这座堡垒,便是大唐!”
    “试问天下间,有谁能攻破大唐?用水淹?用火攻?十万大军,百万大军?这些都不值一提。”
    “最强大的突厥都被打灭国了!试问天下间,还有谁能威胁到我大唐?”
    他的话语慷慨激昂,以至于众人都心潮澎湃了起来,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
    啪啪!
    “听听,说得多好!”
    李世民更是精神抖擞,心中骄傲,拍着手笑道,
    “大唐立国才十余年,就成了这世上最坚固的堡垒!刀砍不动,水泼不进!任谁也别想起歪心思!”
    众臣闻言,皆是拱手齐赞:
    “此皆陛下之功!陛下雄才大略,开创盛世!”
    “大唐万岁,陛下万岁!”
    “……”
    徐风雷摆了摆手。
    “先别急着激动。”
    他道,
    “我说了,大唐是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那么这样的堡垒怎么才能摧毁?”
    “李靖给出了答案——内部攻破!”
    霎时间,全场都安静了下来。
    “说得对啊……这座最坚实的堡垒,外力是攻不破的,唯有内乱,才能使其土崩瓦解!”
    徐风雷感慨道,
    “如今的大唐,便是如此。”
    魏征眼睛一亮。
    他知道……太师已然是偏向他了!
    “戎狄人面兽心,畏威而不怀德,是祸乱的根源。”
    徐风雷沉声道,
    “开放边境,让他们进入中原,便种下了内乱的种子!”
    “若大唐历代都是明君,能够妥善管理好他们,那这颗种子便永远深埋地下,不会发芽。”
    “可一旦君王昏聩无能,朝堂混乱,这颗种子必定是马上发芽,在短时间内长成参天大树,将大唐这座坚实的堡垒捅破一个大窟窿!”
    李世民眉头紧皱。
    他想抽第三根烟了,但最终忍了下来。
    “陛下有信心,大唐未来的皇帝都是明君吗?”
    徐风雷看向李世民,问道。
    李二苦笑。
    “不能。”
    他道,
    “朕虽期盼如此,但也知道这不太可能。”
    “历朝历代,能像秦国那样出六代明君的已是极其罕见,虎父未必得虎子,明君是难求的。”
    徐风雷点头。
    “这便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他道,
    “若是大唐的皇帝都如陛下这样,纵然是将突厥人都迁到内地,胡汉杂居又会有何影响?他们根本不会掀起乱子来。”
    “可未来之事谁能说准?陛下要为现在着想,亦要为后世之君考虑啊……”
    历史上的李世民,采纳了温彦博的建议,把突厥人内迁。设置了四大都督府与上百个羁縻州。
    可到了贞观十三年,突利可汗的弟弟阿史那结社就在大唐腹地发动了叛乱,让李世民后悔不已。
    可到了那时候,再想把突厥人赶到关外去,已做不到了。
    再往后,羁縻统治运行了几十年,在武周时期便已名存实亡,到了玄宗时期,更是直接绷不住了,爆发了大规模叛乱。
    最终唐玄宗为了镇压叛乱,设置了朔方节度使……自此,羁縻制度彻底失败,大唐也走向了衰败……
    这些,徐风雷都知道。
    既然知道,便不能让大唐重蹈覆辙,不然……他那让大唐多苟一百年的豪言壮语还怎么兑现?
    “太师言之有理……”
    “有理啊……”
    “……”
    除了温彦博等少数几个大臣外,多数人都赞同徐风雷的观点。
    在众多大臣的附和下,李世民凝望着徐风雷。
    “徐爱卿的意思是……”
    他道,
    “驱逐突厥人?把他们赶到更远的地方去?”
    徐风雷摇了摇头。
    “非也。”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热门小说: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