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更新: 〔自首〕〔破案需要我这样的〕〔联盟:我真不是绝〕〔坏女孩〕〔微醺玫瑰〕〔分手后,豪门掌权〕〔快穿之都是我的踏〕〔七零嫁糙汉:知青〕〔落入他的圈套〕〔诸神殿〕〔虐文女主忙抓鬼〕〔玩大了:七零知青〕〔重生!穿到渣爹以〕〔山村桃运傻医〕〔首席继承人陈平〕〔陆七权奕珩〕〔韩飞李斐雪是哪部〕〔在偏执傅少身边尽〕〔全球降临:诸天争〕〔乡村神农
特殊教育      小说目录      搜索
天汉之国 第205章 大嫂回来了
    汪若海苦笑道:“无故猜忌君上,臣子所不敢为。”
    王宵猎道:“不是不敢为,而是不能当着别人的面猜忌君上。没办法,皇帝的权威太重,重得别人在背后都不敢抬起头了。你们想说就说,想不说就不说。我心里自会判断,你们是倾向于我,还是倾向于皇帝。”
    陈求道道:“有什么不敢说的?按理公断即可!靖康之后,今上四处辗转流离,包括宣抚在内的众英雄竞起。有的确实如流寇一般,四处作乱,如李成、孔彦舟之流。但还有如宣抚这般的好汉,一心只打金兵。官家带的官军打不过金人,宣抚只好自成一派,与金军连年征战。到了今日,宣抚坐拥三十万大军,那又如何?如果官家猜忌宣抚,甚至想除之而后快,那就说明他不适合做天子!如果没有,才值得宣抚拥护。宣抚若要问我支持谁,因为官家还没有做出出格的事来,当然支持天子。只不过引起大臣防范,我支持宣抚。总而言之,现在明面上,宣抚与官家的目的还是一致的,两个都支持。如果官家要收拾宣抚,我则支持宣抚!”
    陈与义道:“我与得之想法一致。”
    汪若海看看两人,道:“我的想法又有什么区别?现在难的,是官家没有说出要对付宣抚的话,而要宣抚面圣。去还是不去?去则宣抚危险,不去又得罪君上。”
    王宵猎淡淡地道:“你们认为我必须去襄阳,无非是襄阳太近,推托不得。有什么推托不得的?我只要托言公事繁忙,不便前去,官家还派人来绑了我去?”
    听了这话,三个人都是一愣。是啊,王宵猎坚持推托,赵构又如何?给赵构一千个胆子,也不敢撕破脸。
    王宵猎道:“二月初,得之代替我走一趟襄阳吧。到了襄阳,记住万事少开口,不会有什么大碍的。”
    陈求道拱手道:“多谢宣抚信任!”
    王宵猎看了看三人,见三人神色泰然,重重点了点头。道:“正是初春时节,风和日丽,我们赏一赏春光吧。”
    邓州穰县张村镇,张驰的父亲张定站在村口,看着村子外头种的绿油油的麦田,嘴里嘟囔了句:“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现在真是好年景啊!”
    说完,转过身,看着升起的朝阳,心中充满了欣喜。
    三郞穿着一身青衫,从村外面回来。见到父亲站在村外,行了个礼道:“阿爹!”
    张定点了点头,问三郎:“从学堂回来啦?五郎怎么没有一起回来?”
    三郎道:“五弟因为年纪小,一日假时间太短了,住在学堂了。”
    张定叹口气:“是啊,五郎小小年纪,就要出去念书,委屈他了。快回家吧,你妈妈给你做了好吃的。”
    五郎答应一声,快步向家里走去。
    去年下半年,张定家里听闻襄阳府要做为行在,因为张驰在王宵猎军中当官,便举家迁到了穰县张村镇。这里离家乡不远,水土气候类似,倒没有什么不习惯的。只是五郎因此失了柳编产业,便根据张驰的建议,进学堂读书。想着读了书后,也考到军校去。
    张家已经不是从前的小门小户了,在村里有好大一片院子。院子里有花园,有亭台楼阁,一眼看上去就是大户人家。只是张驰遵从王宵猎的想法,并不雇佣僮仆,只是使用几个庄客,显得有些冷清。
    张三郎进了门,先回住处收拾一下,再去给母亲见礼。
    母亲正在院子里晒太阳,见到张三郎进来,喜道:“三郎乖乖我的儿,好些日子不见了。明年让你阿爹在我们村里建个学堂,你就不用住到外村去了。”
    张三郎笑道:“明年我就该毕业出来了,建学堂有什么用?”
    母亲道:“五郎还要继续读,大郎的孩子大了,也该要进学堂了。”
    张三郎道:“妈妈,大哥的孩子才两岁,进学堂还早呢。”
    说到这里,张三郎问母亲:“大嫂说带孩子回家来,我记得就是这几天到啊。”
    母亲道:“是啊,是啊,你父亲天天到村口望,就是看你大嫂到了没有。唉,大郎这孩子什么都好,就是做了军官老是驻在外面,夫妻不能日日相见,这点不好。”
    张驰升为都统,消息已经传回老家,张家夫妻几乎每见个人就夸。夸自己儿子有出息,在军队里立了大功,升了大官。给人解释都统是多大的官,手下管着多少多少人。
    张三郎已经习惯,只在一边陪着笑。
    有这样一个哥哥确实值得骄傲。张驰当统制的时候,张三郎出去外面做柳编生意,还多亏哥哥寄回来的钱。没想过不了两年,哥哥就升官了,竟然做了都统。
    张三郎现在有见识了,知道都统对天下意味着什么。手下两万多人的军队,可以独震一方,甚至左右政局,真正的一方大员。只是王宵猎对手下管得严,若是像其他军队的都统,自己可以过得像皇帝一样。
    安慰了母亲几句,母亲才把大郎的思念放下。道:“今日庄客抓了好多鳝鱼,我托梁嫂做了一盘盘龙鳝,还热乎着呢。在厨房里放着,你快去吃了吧。”
    乡下地方,到处都是稻田,鳝鱼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不过张三郎独爱这一种美味,母亲算着他今天放假,特意托庄客梁嫂做了,放在厨房。
    张三郎到厨房端了盘龙鳝出来,一边吃着,一边有一搭没一搭跟母亲说着话。
    突然,门外传来一个人的感话声:“张家大哥在家吗?”
    张三郎急忙放下碗,边向门外跑边道:“不在家。有什么事吗?”
    跑到门口,见是隔壁村的货郎贾三郎正在门口张望。忙行礼道:“见过三哥。有什么事情?”
    贾三郎放下担子,道:“今日我到邓州去进货,回来的时候,正见到你家大嫂要回家。我的脚快,提前到家了。你家大嫂托我来告诉你们一声,她到傍晚就回来了。”
    张三郎忙道:“多谢三哥。要不要进来喝碗茶?”
    贾三郎道:“不了,我要赶快回家去,整理一下赊来的货物。”
    现在的货郎,大多都是供销社预支本钱,从供销社会赊货物来卖。营利虽然不多,但胜在稳定。由于从供销社赊来的货物既多且杂,要赶紧盘点。
    送走了贾三郎,张三郎回到家里,对母亲道:“妈妈,大嫂刚才托隔壁村的贾三郎带话,她大约傍晚到家。”
    “大嫂今日到家?”母亲一下子从凳子上起来。“那可要好好准备一下,为她接风。对了,你到村口告诉你阿爹一声,大嫂今日到家,他不用在村口等了。”
    (本章完)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热门小说: 〔omega和alpha〕〔叶辰萧初然〕〔开局我有九个神树〕〔历史世界唯一魔法〕〔撩到你腿软po林满〕〔我被当做炉鼎三千〕〔在逃生游戏里的Po〕〔长安之上〕〔用玉器养大的公主〕〔斗罗:暴躁武魂,〕〔重启全盛时代〕〔乖宝宝都吃进去H〕〔亮剑之从永不磨灭〕〔我给予世界毁灭与〕〔神豪:趋吉避凶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