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更新: 〔自首〕〔破案需要我这样的〕〔联盟:我真不是绝〕〔坏女孩〕〔微醺玫瑰〕〔分手后,豪门掌权〕〔快穿之都是我的踏〕〔七零嫁糙汉:知青〕〔落入他的圈套〕〔诸神殿〕〔虐文女主忙抓鬼〕〔玩大了:七零知青〕〔重生!穿到渣爹以〕〔山村桃运傻医〕〔首席继承人陈平〕〔陆七权奕珩〕〔韩飞李斐雪是哪部〕〔在偏执傅少身边尽〕〔全球降临:诸天争〕〔乡村神农
特殊教育      小说目录      搜索
第226章 吕氏亏出血了!
    随着朱标把这句话说出之后,太子侧妃吕氏,带着盈盈笑意的脸,一下子就僵住了。
    整个人呆立在了当场。
    原本已经到了嘴边:请太子爷,请二妹夫用茶的话,在这个时候,也一下子卡在了嗓子眼里。
    再也说不出来了。
    把她给憋的,无比难受。
    脑子都出现了一瞬间的懵逼。
    满心都是极度的不可置信。
    自己……自己听到了什么?
    太子爷居然对自己说他不渴,让自己回去?
    这……这到底是什么情况?
    自己还没有开口,和太子爷说话,怎么太子爷就先说出来了这样的话?
    干脆利落的,就把自己给挡了回去?
    这……这个结果,是真出乎吕氏的意外。
    原本她觉得,在自己端着茶过来后,太子爷绝对会特别的高兴。
    会满心欣喜的接过自己手中的茶,并顺道向二妹夫夸赞一下自己贤慧,懂事。
    不把自己当成外人。
    吕氏也从来没有把自己当外人。
    觉得自己在太子爷这边,身份足够特殊,很受太子爷的宠爱。
    自己虽然平时里,并不向太子爷打听什么家国大事儿,掌握着分寸。
    不但真的是遇到一些事情时。
    自己过来到太子爷身边,那太子爷对自己也绝对不会有任何的隐瞒。
    就比如这一次的事儿。
    哪怕是太子爷明显已经是做出来了,要避着人的架势。
    可自己此时过来,太子爷也一样不会有任何的不满。
    他们该说什么,还说什么。
    这些事儿,自己听听也无妨。
    毕竟太子爷对自己是那样的宠爱。
    自己是他的枕边人。
    可能想到,现在的结果,竟如此出人所料!
    自己来到这里,太子爷竟是丝毫的面子都不给。
    直接就让自己把茶给端回去。
    这是吕氏在此之前,从来都没有想过的。
    但这种事儿,现在就是这么发生了!
    因为之前她很自信,没有想过自己可能会失败。
    所以这个时候,在这样的事情发生了后,才会一下子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太子爷了……太子爷他居然、居然这么对待自己?
    他怎么敢这样啊?!
    这……还是最爱自己的太子爷吗?
    尤其是感受到了太子爷神情之中的一些不耐烦。
    并感受到自己腚,还残存的一些不舒服后,她心里面就更加的不可置信,更加的难受了!
    昨天晚上时,他自己还抱着自己,喊自己小甜甜。
    这怎么……怎么现在一切就都变了?
    让自己直接把茶端回去?
    这……变化怎么会如此之快?
    吕氏站在这里呆呆的,越想心里面就越是难受。
    依照她对太子朱标之了解,这个时候的朱标,当真是让人觉得分外的陌生。
    完全不像她所认识的太子爷。
    现在所发生的事,对于一向心高气傲的吕氏而言,真的是一个莫大的打击。
    她可是做好了十足的准备,想要通过这样的事儿,来到梅殷这个喂猪的面前,好好的露露脸。
    让这家伙知道,自己在太子爷这里,到底有多高的身份地位。
    从而让梅殷这个喂猪的,更能见识到到自己的能量。
    对待自己更加的恭敬。
    可哪能想到,这一次不仅没有露脸。
    反而还在梅殷面前露了腚!
    当真是丢人丢大了,也亏大了!
    简直亏出血来!
    这下子被梅殷这个喂猪的,看到了自己的难堪,在这家伙面前丢了这么大的脸。
    这事儿,想想就让人异常的难受。
    这狗东西,一定会在心里面笑话自己吧?
    也必然会因此,而变得轻视自己。
    让自己之前的计划,都很有可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这等事儿,越想吕氏心里面就越是难受。
    成亲这么长时间,太子爷可还从来没有这般的对待过自己。
    可结果今天,在这等重要的时刻里,他竟是毫不留情的,给自己来了这么一手。
    越想心里就越难受。
    在这一瞬间,吕氏心里面产生了诸多的念头。
    心情那叫一个复杂,那叫一个懵。
    不过她终究不是个一般的人。
    虽然无比难受,但也能忍住心中强烈的情绪。
    没有在这件事情上,接着胡搅蛮缠。
    没有再多说什么话。
    努力的挤出笑容,让自己神情显得平静。
    “行,我这就端回去,太子爷,二妹夫你们要是渴了,就喊上一声,我把茶再送来。”
    一边说着,一边对着朱标,还有梅殷二人行了一礼,就端着茶转身回去了。
    看起来倒像是个婢女一样。
    好像真的说起来,侧妃也和妾没差多少。
    而且不受宠爱的妾,其地位也没比那些婢女们,高上多少。
    而吕氏,说了这些话后,就转身返回。
    一双眼睛里,顿时便蕴满了泪水。
    诸多的委屈,也随之升上心头。
    眼泪在眼眶之中直打转儿。
    差点就要哭出来。
    和刚才她面对朱标时,那举止正常,并挤出笑容来的样子,有着太大的差别。
    这一刻,她是委屈极了,脑瓜子嗡嗡响。
    一直都没有想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怎么突然之间,事情就变了?
    不应该啊!
    自己可是太子爷最疼爱的人啊!
    太子爷和梅殷这个喂猪的,能谈一些什么事儿?
    肯定没有什么多重要的事。
    那为什么,太子爷却还要在这个时候,这样的对待自己?
    自己莫非……连梅殷这个喂猪的都比不上?
    梅殷这个喂猪的,这次肯定笑惨了!
    如此想着,随后又摇了摇头。
    觉得自己想的有些多。
    从之前的接触上,能看得出来。梅殷那个喂猪的,脑子看起来不像特别灵光的样子。
    自己之前,无形之中就对他做出了不少的事情来。
    而他对此,还没有任何的察觉。
    这一次的事儿,自己也掩饰的特别的好。
    太子爷也要仅仅是说,他不渴,不需要喝茶。
    别的也没有多说。
    那在这些事情上,梅殷应该是看不出来。
    只会觉得,这事很寻常。
    看不出这平淡的事情当中,所蕴含的深意。
    所以梅殷这个喂猪的,也没有理由嘲笑自己。
    再说,就算再嘲笑又能如何?
    依旧是改变不了自己太子侧妃的身份,也同样改变不了他这个喂猪的身份。
    如此一想,吕氏的心情,这才好受多了……
    片刻之后,她端着茶水来到了宁国公主,小婵他们所在的地方……
    “大哥他们没喝?没事,嫂子,让他们忙他们的去!
    他们不渴,待会儿渴了也不给他们端茶!
    让他们渴着去!”
    宁国公主在看到了吕氏端着茶,回来后。
    笑说出来这样的话。
    她这样说,其实就是在给吕氏解围,让吕氏心里别那么难受。
    缓解尴尬。
    宁国公主这是好心。
    她也是个很聪明的人,这个时候根本不用多问别的,只要一看吕氏端着茶过去。
    又很快原封不动的端着茶盏,返回。
    就能够知道,吕氏没落一个好。
    她这次过去,碰了钉子……
    其实在发觉吕氏,想要在这个时候,给大哥他们送茶时,宁国公主就想要把她拦下。
    不让吕氏,在这个时候过去,做这等事儿。
    但是这样的话,到了嘴,又让她给咽了回去。
    没有真的开口说出来。
    因为她知道,自己的这个嫂子,其实真的算起来的话,心胸不算特别的宽广。
    自己在这个时候,开口把她拦下,虽是好意。
    可嫂子未必会念自己的好,认为自己这是好意。
    反而还容易会因此而记恨自己。
    心中升起诸多不满。
    觉得自己太过于多此一举了。
    再着,她也觉得大哥一向比较好说话。
    和吕氏之间感情也比较好。
    或许吕氏这个嫂子,此时前去,倒也无妨。
    结果哪能想到,事情竟是和她所想,完全不同。
    吕氏这个嫂子过去后,竟然这么快,就被赶了回来。
    这让宁国公主,对于吕氏在自己大哥心中的地位,有了一定的了解。
    同时,对于自己夫君和大哥此时正在说的话的重要程度,也同样是有了一定的了解。
    若非是这事儿比较重要,大哥肯定不会如此做,驳了吕氏的面子。
    对于自己家夫君,在大哥父皇他们那里,有多大的面子也有了一个更为清晰的认知。
    大哥能够亲自来到双水村这边,找自己家夫君谈论,吕氏都需要回避的重要事情。
    别的不说别的,仅仅只是这一点,就能够让人看出很多的东西来。
    不过宁国公主,是一个很善良的人。
    别管怎么说,吕氏都是她的嫂子。
    她也没把吕氏当外人。
    所以马上就开口,对吕氏说出了这样的一番话,对吕氏进行安慰。
    “对,他们不喝,这茶咱们自己喝。”
    吕氏说着,就把一杯茶端起来,给了宁国公主。
    另外一盏茶自己端起来喝。
    虽然嘴上是如此说,可实际上心里面却特别的难受。
    对宁国公主,也升起了深深的不满。
    觉得宁国公主,是两面三刀之人。
    嘴上如此说着,像是在宽解自己。
    可实际上,却是在对自己进行的嘲笑。
    在看自己笑话!
    为自己刚才到那边碰了一个钉子,而幸灾乐祸。
    之前的时候,自己怎么就没有看出来,这个小蹄子这般的阴险?
    这样的不可理喻?
    竟然敢这般的,不尊重自己这个嫂子!
    朱有容这个小蹄子,果然不是个好东西。
    怪不得之前成亲之时,连个正经的婚礼都没有。
    如此不受父皇等人的待见!
    怪不得只配嫁一个种地喂猪的人,在这边跟着喂猪!
    这就是报应!
    老朱家的这些人,浑身上下都散发着泥土味,都是一辈子也高贵不起来货色!
    吕氏这个时候,倒是一下子将方才在朱标那边受到了委屈,都给扣到了宁国公主的头上。
    把宁和公主的一片好心,都当成了驴肝肺。
    只能说,心思阴暗,卑鄙的人,看什么都带着不顺眼。
    容易把别人想的,如同自己一样的无耻……
    梅殷看着吕氏,端着茶水灰溜溜的离开。
    还强行装做一副什么都没有发生,觉得自己没有看出来的样子,不由的暗自冷笑。
    吕氏这家伙,还当真是拎不清自己的分量。
    总觉得她有多高贵,觉得别人都是傻子。
    不知天高地厚,
    现在好了吧?
    被太子朱标这个大舅哥,当面来了这么一出。
    有她受的了!
    这一下,只怕她会难受上很久吧?
    只能说,有些人自作聪明,偏偏要过来自取其辱。
    这次她若不来上这么一手,肯定没那么多的事儿。
    只能说是自找的。
    如此想着,梅殷倒也没有在这事情上多言。
    接着之前的话,开始在这里给朱标说起了他们之前正在进行的话题。
    这事儿很重要。
    和这件事情相比,吕氏这个不知天高地厚,自命不凡的女人,实在是差远了。
    “大哥,你想说的是,周朝分封天下,从而导致后面周王室力量不断缩小。
    而那些被分封出去的众多诸侯,不断了的崛起壮大。
    如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争天下。周王室名存实亡。
    到后面更是彻底的消失在历史长河。
    被其余的诸侯给取代?”
    梅殷望着朱标,出声询问。
    朱标听了梅殷的话后,用力的点了点头。
    表示对梅殷话的认同。
    他心里面,其实就是如此想的……
    在听到梅殷所说出来的、把藩王分封到外面之后。
    朱标心里面,其实在第一时间里所想到的,就是周朝的分封制度。
    同时也想起了,周朝的藩王分封制度,所带来的各种弊端。
    也是因此,朱标才会在此时,说出了这方面的考虑和担忧。
    周朝分封,除了分封功臣之外,其实大多数分封的都是宗室同姓子弟。
    当时还用了宗法制来,通过血缘关系来进行维护地方诸侯和周王室的关系。
    把那么多的诸侯,分封出去,让他们去建国,最为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为了让他们拱卫王室。
    一开始时,这样的办法,所取得的效果确实很不错。
    可是到了后来,各方面的问题就开始不断的凸显出来。
    周天子式微,权威不在。
    诸侯都不再听周天子的话。
    周天子的天下共主,开始名存实亡。
    西周之时倒还好,虽然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周天子还是能够调得动天下诸侯。
    天下诸侯也要奉周天子为主。
    但是到了东周之时,这事情就根本性的改变。
    周天子权威越来越小。
    一段儿时间后,就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名存实亡。
    春秋五霸时,周天子这个天下公主,实际上成为了他们的附庸。
    也成为他们所打出来的一个口号。
    抢占大义。
    比如尊王攘夷……
    周天子实际上控制的地方,只有其王邑以及其周围的、十分有限的土地。
    春秋时期倒还好,周天子虽然名存实亡,但最起码还存在。
    等到到战国时,周天子存在感越来越低。
    天下完全成为了战国七雄,相互逐鹿的舞台和战场。
    甚至于到了战国后期,周天子都没了……
    朱标看过的史书不少。
    对于这些还是比较清楚的。
    也正是因为,他才会升起浓浓的担忧。
    以史为鉴,可以明得失。
    二妹夫所提出来的,把藩王封到外面去的办法,若是仔细论起来的话。
    和周朝的分封天下,其实也没什么两样。
    既然周朝分封诸侯,最终会落得这么一个下场,出现种种事情。
    那自己的大明,对外进行分封后,长时间下去,会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肯定会出现的。
    到了那时,别管是春秋五霸也好,战国七雄也好。
    朱家的子孙,又必然会厮杀到一团。
    无数宗亲会因此流血,死掉。
    这等事情,和朱标的初衷相违背。
    也是他不想看到的事情。
    若是二妹夫这边,没有一个好的办法,来把这个事儿给解决了。
    那他还真的会在,二妹夫所提出的这个解决办法上面存疑。
    “大哥,你这么想,其实也很有道理。
    但是有些事情,我与你说一说,你或许能看到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周朝的分封,最终的结果确实是如此。
    这点没有什么好说的。
    但过程却并不太一样。
    提起周朝的分封制,很多人都会觉得周朝很傻。
    明明是上好的国土,却偏偏不自己掌控。
    而要将其给分封出去,便宜的诸侯。
    并最终引发了一系列的混战……
    其实这么想是错的。
    因为这完全属于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忽略了周朝建立时的事实情况。
    忽略了周朝实行分封制的背景,以及生产水平。
    脱离了当时的这些实际条件,以如今达到的水平和目光,去看几千年前的事情。
    肯定会有失偏颇。
    看不到事情的真相。
    依照当时的生产条件,还有社会制度。
    周朝根本就无力,控制那么多的土地。
    周朝的分封天下,也并不是说,把已经打下来、治理好了地方给分出去。
    而是说把众多,根本不受周朝控制的地方,封给了同姓子弟,还有那些功臣。
    有很多,根本就不是周朝本身所控制的地方。
    至于那些经营好的地方,都在周天子手中牢牢的握着。
    周王室那些被分封出去的诸侯,是要自己去打拼的。
    来到封地,需要要筚路蓝缕,搞开发。
    依靠他们所带去的护卫,还有其他的一些资产。
    到那里,把那些蛮荒之所,给建立起来。
    当时诸侯就蕃,最多的情况便是这些人到了那了以后,就赶紧筑城。
    然后依靠着城池,和外面的众多的蛮夷作战。
    收编,擒拿,奴役那些野人。
    以城池为中心,朝着周围发展。
    而这个过程,也并非一帆风顺。
    出面前去就蕃的诸侯,被外面的那些蛮夷给围了城,打的不敢开门,依靠城池苦苦支撑的情况,也非常的多。
    历史上,传下来了诸多的称呼。
    比如南蛮,北戎,西狄,东夷这些……
    从这里就能看出来,在当时,我们华夏的周围有着多少的敌人。
    可是发展到现在,哪里还有什么东夷?
    南蛮虽然还有,但是现在咱们眼中的南蛮,和当时称呼当中南蛮,可天差地别。
    当初称呼里的南蛮之地,到了现在,都已经成为我华夏的锦绣河山。
    至于北戎,西狄这些,也同样是被灭掉了不知多少。
    比如秦,一开始就在边陲之地。
    而且地方还很小。
    可到了后面,却还一步步的发展成为大帝国。
    后面成为了战国七雄之中,实力最强大的存在。
    最终还吞并天下,一统江山。
    在秦的发展壮大,使其实也是西狄的血泪史。
    秦国有多少地盘,是从西狄手里抢过来的?
    又有多少人口,是同化过来的?
    也正是因为有了周朝的这种分封天下,才令到华夏文明,有了一个极速的对外扩张。
    令我华夏版图,有了一个特别快的发展。
    令原本众多不是我华夏控制的土地,都变成了我华夏了。
    在我看来,在当时的那种情况之下,周朝的分封制,其实是一个很先进,顺应当时生产水平的、一个极其伟大的举措。
    若没有周朝进行的分封,华夏文明,想要有一个这么急速的扩张,是不可能的。
    想要拥有那么大的版图,也同样没那么容易……
    而如今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发展,我大明的诸多能力,远非当初的周王室所比。
    所拥有的力量,以及版图之宽阔,也同样是远超当时的周王室。
    但是若咱们把目光放的更为长远,不局限于我大明,以及大明周遭的这些地方。
    而是跨过了重洋等诸多的海外之地,那就会发现,我们现在所面临的情况,是不是也和当初的周王室有着很大的相像?
    因为发现外面还有众多的地方,是我大明鞭长莫及之地。
    以我大明现在的水平,以及能力,全靠我大明王师,将其打下来,并进行控制,根本就做不到。
    那么在这种情况之下,我大明又何妨再效仿一次周朝呢?
    把我大明的这些藩王们,给分封到海外。
    在那些大明根本没有打下来的土地上,让他们去作战。
    将那些土地,给弄成我大明的。
    让他们对外传播我大明的礼仪,传播大明的文化生活习俗等等诸多的东西。
    从而把这些人,都给同化了。
    长时间下去,或许有的藩王只能弄出一小片的地方。
    众多藩王做出来的成果,也良莠不齐。
    可是长时间的去看,那绝对能让我大明在外面多出诸多的领土,多出诸多属于我大明的地方。”
    听到梅殷所说出来的这么一番话之后,太子朱标神色,不由的为之震动。
    心中也升起了诸多的惊涛骇浪。
    这……这好像按照自己二妹夫所说的那样去想,事情还真的是如此。
    很多人,乃至于自己,在想起周朝所进行的分封制时,看到的大多都是后面同室操戈,诸侯不服周天子的命令。
    不停作战。
    到了后面天下大乱,以至于出现了战国七雄等等事情……
    都在看西周的分封制,容易引发乱子的教训。
    却忽略了周朝的这次分封,令的华夏文明,得到了一个多么巨大的向外扩充!
    也忘记了去看,周朝在当时的条件。
    正如自己家二妹夫所言的那样,若没有周朝的分封制,华夏真的能够发展到现在的这个样子?
    能够拥有这么大的疆域?
    这事情值得思索。
    二妹夫看问题的角度,总是和一般人不同!
    很多众人觉得寻常的事,大多都能够让他看出一些不一样的东西来。
    再仔细想想,还真的如同二妹夫所说的那样。
    这个时候自己大明,和之前比起来,确实是远超周朝的水平。
    不论疆域,亦或是军队等等,都是如此。
    在周边的这些国家已经是首屈一指,没有人能够和大明争锋。
    但是,将目光放到更远处去看。
    还确实如同自己二妹夫所说的那样。
    其实和周朝所面临的局面,也没有太多的不同。
    大明虽然强大,却不可能有那么大的力量,把那么多的地方,全部都给控制在大明朝廷的手中。
    在这样的情况下,确实可以进行藩王分封。
    把藩王们,都给封到外面去。
    如此以来,既可以解决藩王内封造成的诸多混乱。
    也可以给这些弟弟们,一个展现自己的能力的机会。
    从这上面来说,那确实挺不错。
    但是……根本性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啊!
    到了后面,又该怎么避免,同室操戈?
    自己大明真的不会走上,分封天下的、周王室的命运?
    这些被分封出去的人,到了今后,肯定还会和大明本土发生冲突!
    在意识到这个事情之后,显得有一些振奋的朱标,神色又一次变得有些有迟疑起来。
    有些想要问梅殷,却一时之间又有些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觉得自己这个时候,再这么问,会不会显得抬杠了?
    梅殷却率先开了口,望着朱标道:“大哥,是不是觉得这个根本性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
    今后那些分封出去的宗室,还会打起来?
    乃至于会打到大明本土?”
    听到梅殷这么问,朱标便也没有再藏着掖着。
    点了点头道:“确实如此。”
    梅殷道:“这个,其实是没法避免的。
    可以肯定的是,在分封之后的很多年里,那些分封出去的藩王。
    都不会和大明本土之间起什么太大的冲突。
    至于大哥所担心的,那种如同周朝那样,周王室衰弱,乃至于到了后面,完全沦为宗室附庸的事情……
    也没必要担心那么早。
    因为这个世界足够广阔。
    而对外分封时,又可以把藩王封的特别远。
    同时还可以,把藩王们分封在,彼此不相连的地方。
    在他们周围,有着众多的不属于他们的领地相隔。
    如此以来,他们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的空间会特别的广阔。
    要比周朝时,分封出去的那些诸侯,领地更为广阔。
    那些藩王们,在自身所处的地方,还有着很多的发展空间的情况下,是很少有人,会来找大明这个宗主国的麻烦的。
    彼此之间攻伐,也不会太多。
    这份稳定,能够维持很多年。
    最起码两百年是不成问题的。
    至于到了更后来……其实在我看来,大哥也没有必要担心那么多。
    因为就算到了后面真的还会打起来,可我大明,以及我华夏,都已经得到了一个极大的扩充。
    这个世界上三分之一,乃至于更多的地方,都将会变成我华夏之地。
    这其实就是最大的胜利。
    而真的论起来,周朝灭亡了吗?也不算。
    不论是春秋五霸,亦或者是战国七雄。
    以及后面统一天下的大秦,都是当初周王是所分封出去的诸侯王。
    那些人,也都和周王室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真的算起来,其实可以将其理解为小宗取代了大宗。
    到了后面,出现了汉等诸多的朝代。
    除了入寇的蛮夷的朝代之外,剩下的,其实也都可以看作是周朝的延续。
    就连我大明,也一样如此……”
    听到的话后,朱标的神情,又是为之震了震。
    显然所说的话,又是一个他在此之前,不曾考虑过的方向。
    梅殷在这里,等着朱标对这些事进行消化。
    藩王外封这件事,他是真想将其办成了。
    为什么如此推崇藩王对外分封?
    因为这件事,和他对朱标说的周朝分封制,其实这些都只是表象的东西。
    把外面的装饰给扒掉,只看其内核,会发现无论是周朝的分封制也好,还是梅殷对朱标所说的藩王对外分封也罢了。
    其本质上,都是对外殖民扩张。
    梅殷从后世而来,深知近代发生了什么样的大事。
    那自然是要尽可能的,来推动事情,往这一步上去发展。
    落后就要挨打,停滞不前就要遭受浩劫。
    既然这样,那就推动大明,让大明来对外进行扩张殖民好了!
    抢占先机,先一步把相似的事情,给做出来。
    从而让大明,在后面的变局之中,占据主动……
    朱标沉思了一阵儿之后,抬头望向梅殷,神色多少显得是有些复杂。
    看起来,还是有些心结没有解开的样子。
    梅殷对此倒是并不意外。
    毕竟他知道,自己大舅哥是个心善的。
    而且,有很多想法都是根深蒂固。
    想要让自己在短时间内,通过只言片语,就将他的想法给改变。
    让他认同自己的所说的办法,真没那么容易的。
    所以梅殷又一次开了口道:“其实,大哥你再想想的话,就会发现周朝的分封,并没有那么的不堪。
    对于周天子的伤害,也没有那么大。
    大哥你学问好,对于这方面都有理解。
    那大哥说一下,整个周朝多少年?”
    朱标道:“八百年。”
    “那西周又存在了多少年?”
    朱标想了一下道:“两百七十五年。”
    梅殷点了点头道:“大哥,这就足够了。
    不说周朝的前后八百年,这有些水分,后面的东周,属于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周王室衰弱。
    只说西周的两百七十五年,其实已经是超越了大多的朝代了!
    因为,没有超过三百年的王朝!
    能够达到二百七十五年,其实就已经非常非常的不错了。
    更何况,后面还有那么长时间的东周时期,周王室虽然衰弱,但很长时间都在……”
    没有超过三百年的王朝?!
    朱标听到了梅殷所说的话之后,下意识的就想要进行反驳。
    觉得梅殷说的不太对。
    梅殷道:“大哥,你从秦开始往后算一算就知道了。”
    朱标听了梅殷的话,就依言坐在这里思索起来。
    想要看看,梅殷所说,到底正不正确。
    结果一番思索之后,朱标的神色,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震动……(本章完)
    https://123wxw.cc/html/62845/62845537/11110885.html
    123wxw.cc。m.123wxw.cc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热门小说: 〔帝王受龙椅含玉势〕〔老赵与表儿媳妇孙〕〔当我和竹马联姻以〕〔女主家世显赫父母〕〔知乎推荐高质量网〕〔尘不到顶弄闻时〕〔说他碰到你了没〕〔开门迎客〕〔临高启明〕〔四合院:从机械工〕〔龙珠之我能看到战〕〔玄幻:开局被迫下〕〔告白〕〔温情一生只为你林〕〔漫威之我穿越的有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