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更新: 〔自首〕〔破案需要我这样的〕〔联盟:我真不是绝〕〔坏女孩〕〔微醺玫瑰〕〔分手后,豪门掌权〕〔快穿之都是我的踏〕〔七零嫁糙汉:知青〕〔落入他的圈套〕〔诸神殿〕〔虐文女主忙抓鬼〕〔玩大了:七零知青〕〔重生!穿到渣爹以〕〔山村桃运傻医〕〔首席继承人陈平〕〔陆七权奕珩〕〔韩飞李斐雪是哪部〕〔在偏执傅少身边尽〕〔全球降临:诸天争〕〔乡村神农
特殊教育      小说目录      搜索
第101章 太没尊严了
    报警后,监测自动锁定冒烟位置并将图片上传到终端,终端收到后,立刻就会触动网格管控系统,所涉区域、乡镇、村组的包片干部和网格员就会立刻感到现场进行处置。
    在这套管控体系中,压力最大的就是基层乡镇、村组的干部和网格员。
    老刘头担任村组网格员的一年时间里,一年12月,几乎每个月都有事故发生,最让他头疼的就是村民们的祭祖活动。一年中的几个传统祭祖节日还不是难点,因为每当这个时候,乡镇包村干部就会下到基层加强防控,最难、最不好预测的就是平日里对那些离世亲人的祭拜,农村有各种的祭拜讲究,这些防不胜防。
    一般这种情况不予罚处,毕竟是民间民俗活动,尽管不提倡,却可以理解并被尊重,只要不引起火灾。
    最让网格员和包村包片干部头疼的远不止这些,还有那些无法预料的着火点。
    比如户外烧烤、过往行人扔的烟头,或者是村民有意点点燃的秸秆,一旦冒烟冒火,这套智能监测系统就会报警。
    这个时候,网格员接警后就会迅速赶到,火势熄灭后,网格员就从自带的报纸中抽出几张,就地寻找坟头点燃,然后拍照,上传给上级部门,这样就能规避被处罚的风险。
    这个应对措施适用于各种小片区域的着火冒烟,大面积的不行,一旦发生大面积着火冒烟,无论烧多少报纸也不能自圆其说了,是逃不掉最后被处罚的结果。
    这也是每年麦收和秋收是防控重点的原因所在,只要网格员腿勤、嘴勤,还是能够有效预防冒烟冒火的。
    但因为基层财政有限,大的村子有两到三个网格员,小的村庄就一个网格员,这个镇的网格员每个月最初是800元,后降到600,现在是400元,冒一处烟着一把火就会有30到50的不同等级的罚款,最惨的一个月老刘头一分钱都没领到,不但他没领到工资,还殃及了村支书连续五个月没领到工资。
    老刘头似乎有一肚子的苦水,他说道:“扣工资还能接受,最不能接受的就是为了避免扣工资,我得给全村的坟头烧报纸,这活儿太不好干了,要求太严了,太没有尊严感了。”
    郑玉德似乎没完全听明白,他问道:“既然烧报纸,为什么要去坟头烧,在着火点不行吗?”
    孟大爷解释说:“虽然禁烧管得很严,逮到人后处理也很严格,轻则拘留,重则罚款判刑,但是对于民间烧纸这块还是网开一面的,老百姓抽冷子就把纸钱点着了,你找谁去?尤其是清明和阴历七月十五和十月一这三个节日,好多人偷偷在十字路口燎道,燎完就走了,一旦卫星发现了我们就得去现场调查清为什么着火,上级不懂什么是潦道,还要说清情况,还不能被罚,只能带着报纸去就近的坟头烧,远处的坟头还不行,卫星准着呢,太远就被发现作弊了。”
    郑玉德又转向孟大爷问道:“那孟大爷您怎么就接着干了呢?”
    旁边的人说:“他不干不行,书记是他亲侄子,他不干谁干!”
    孟大爷也说:“是啊,开始的时候,这个差事轮不到我,因为有工资,也不累,天天骑着车转悠转悠就把钱挣了,我侄子怕遭反映,就紧着让别人干,后来,全村的老人几乎都干了一遍,实在找不到人干了,才软磨硬泡叫我干,我总得支持侄子的工作吧,以前他们干的时候每个月工资是800,到了我这降到了400,我侄子说,就是公家不给钱也得干,他说他会给我。”
    “哦,您侄子以前是做什么的?”郑玉德问道。
    老孟大爷说:“他以前是交警队的辅警,镇领导三番五次地做工作,让他回村,谁愿意回来呀,在交警队干多滋润,天天有烟抽、有酒喝、有钱花,但耐不住镇领导软磨硬泡,六年前回村了,回村后,给村里修了路,整治了卫生,村里有事不再没人管了,大伙儿都很欢迎他,我为什么不让你们带烟带火进来,天干物燥就怕你们一支烟,毁了我侄子和我。”
    那个司机说道:“别说外人,连我都不让抽。”
    刘老头说:“我说老孟你也别说嘴,老虎还有打盹的时候呢,保不准哪儿冒一股烟儿,你的工资就泡汤了。”
    “呸呸呸,你个臭嘴!”
    “哈哈。”
    众人都笑了。
    重新回到国道后,郑玉德一言不发,他表情凝重,目光看着窗外的田野,陷入沉思。
    荆涛和林秘书更是不敢说一句话,显然,市委书记在思考刚才遇到的问题。
    挂在基层干部口中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上边千条线,下边一根针”,说的是上面各个部门布置的工作,都需要基层干部去执行,基层干部肩负着层层级别下达的不同的任务。
    村级,是这些任务落实的最底层,也是检验各项制度最终结果的地方。
    突然,郑玉德问道:“咱们刚才去的那片地,是属于哪个村?”
    林秘书一怔,没有回答。
    荆涛见林秘书没说话,才说道:“我看见孟大爷车挂着的那个横幅上写着孟庄两个字,应该是孟庄。”
    前头的林秘书掏出笔,在本子上记下今日到达的第一站:孟庄。
    郑玉德又问道:“属于哪个乡?”
    “新洲市金岗镇。”
    新洲市,清阳下辖的一个县级市。
    荆涛早已在手机日志上留下了地图快照。
    “走,咱们到镇里转转,顺便解决一下午饭。”
    郑玉德此话一出,前排林秘书的肚子立刻传出“咕咕”的叫声。
    姜师傅想笑,但忍住了,因为车里的气氛有些凝重。
    他们来到前面一个岔路口,远远就看见一个仿古大牌楼,牌楼上雕刻着几个大字:全国城镇建设示范镇金岗镇。
    离开国道,从这个大牌楼底下驶过,来到了金岗镇,只见这条街道车水马龙、两边商铺林立,上下班的,接送孩子的,组成了一幅繁华热闹的景象。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热门小说: 〔帝王受龙椅含玉势〕〔老赵与表儿媳妇孙〕〔当我和竹马联姻以〕〔我把女友养成天后〕〔重生八零:空间商〕〔网恋需谨慎小说〕〔重生:我的80年代〕〔年代文女配被读心〕〔文轩体育课器材室〕〔两家人一起换〕〔叶蓁墨千寒〕〔十大催泪治愈的小〕〔斗罗:开局签到先〕〔那一天〕〔夫人嫁到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