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更新: 〔自首〕〔破案需要我这样的〕〔联盟:我真不是绝〕〔坏女孩〕〔微醺玫瑰〕〔分手后,豪门掌权〕〔快穿之都是我的踏〕〔七零嫁糙汉:知青〕〔落入他的圈套〕〔诸神殿〕〔虐文女主忙抓鬼〕〔玩大了:七零知青〕〔重生!穿到渣爹以〕〔山村桃运傻医〕〔首席继承人陈平〕〔陆七权奕珩〕〔韩飞李斐雪是哪部〕〔在偏执傅少身边尽〕〔全球降临:诸天争〕〔乡村神农
特殊教育      小说目录      搜索
第392章 二拒华音,顶级教材
    第392章  二拒华音,顶级教材
    #苏哲的中国风讲义#爆
    音乐是全世界通用的语言,但音乐教材不是。
    无论中国风音乐有多火爆,但大部分人都不会对讲义感兴趣。
    但由于苏哲,由于《华夏歌舞》,由于圈内人的关注,这本音乐教材,竟然登上了微博热搜。
    连网友们都不读春秋,改看教材了。
    虽然苏哲尽量写得深入浅出,让初学者也能看懂,但绝大部分网友仅能看看热闹而已。
    没关系,网友有神象二象性,平时看着都挺抽象的,遇到专业问题了,一个个都是大神,深入分析这本教材。
    还有人连夜为这本教材做PPT和网课,光延伸出的解释,就比原讲义更多。
    而在众人一字一字地仔细审阅和解读中,竟然没有找到任何错误。
    【我不懂制冷,就不能评价冰箱吗?】
    吠吠狂言,无人在乎,说得多又怎么样?
    但许志斌不放弃,除了私仇以外,也源自他内心对华夏的厌恶,让他十分看不上苏哲靠“中国风”赢得赞誉的行为。
    但整体来说,舆论风向是一面倒地赞美苏哲。
    【一字不易,字字珠玑啊!】
    “我希望你们超过我,写出更好的音乐。这才是这本讲义的意义。”
    【苏哲这格局太大了,根本不在乎评论,只希望大家有收获。】
    节目组问他:
    “苏老师,你对网友们的评价怎么看?你认为这是顶级的音乐教材吗?”
    然后他熟练地将辱骂截图挂出,顺便攻击一波:
    【苏哲的粉丝太没有素质了,果然什么人粉什么偶像!】
    但许志斌知道。
    他花费了这么多心血和汗水的原创讲义,终于没有被埋没,获得了应有的认可。
    这一幕,通过网络,播放到无数歌手、爱好者和网友们眼中。
    而在网友们的疯狂夸奖中,自然也有人看不过去,嘲讽道:
    【吹过了,写个小册子,怎么就成音乐学院教材了?】
    可他注定只能收获反驳,以及辱骂。
    更重要的是,中国风类型是他新开创的音乐类型,全国都没有系统的理论支持,他的教材立即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
    【我看了很多教材,我发誓,苏哲的《中国风讲义》是顶尖的音乐教材!】
    这让网友不禁感慨:
    现在,他又逆势输出:
    【现在的节目真有趣,一个偶像出道的歌手,就敢当导师了,一群选手疯狂拍马屁,恨不得磕头拜师,写個讲义又奉为圭臬。】
    对方理直气壮:
    但他也没必要摆出老子天下第一的姿态,自然地回答道:
    【但苏哲的热爱,却上升到整个音乐圈,不仅是个人音乐的发展,还有华夏音乐的发展。这就更让人感动了。】
    原本那些“特立独行”的言论,瞬间被冲刷得消失殆尽——
    苏哲没有故作谦虚,他有系统奖励的顶级乐理,在写教材这件事上,还真是强项。
    【苏哲用这本教材,再次证明了自己无愧于音乐宗师的地位。】
    他被苏哲内涵“不要碧连”以后,气得各种找茬,但苏哲根本不理会他——
    【我建议音乐学院将这本书列为选读书目。】
    于是,在《华夏歌舞》的后采中,节目组挑出这些正面的评价念给苏哲听。
    格局打开了。
    【圈内也有一些热爱音乐的歌手,通过综艺、商演等,赚钱补贴做音乐的亏损,非常动人。】
    他很自信,自己写出的讲义,在全国都算得上顶尖。
    【说得再多,也无法掩饰,这就是一本平庸无聊的总结。还想当教材?那可真是误人子弟了。】
    所以苏哲面对这些夸奖,当之无愧,不愿虚伪地说那些谦辞。
    【流行歌手还真把自己当宗师?大学都没上完,就敢误人子弟了。】
    苏哲微笑着听完,心里终于松了一口气。
    他看着镜头,黑色的眸子里透着真诚:
    有粉丝反问:
    【你们懂乐理吗?看得懂吗?就来喷。】
    这属于道路冲突,比私仇更加无法化解。
    黑子都不知道咋喷了。
    【苏哲真的热爱音乐,热爱音乐圈,这不是人设,他太让人感动了。】
    “音乐最重要的是听众们的喜爱,讲义最重要的是学生们的进步。我不在乎它是否顶尖,只希望更多人能收获一些成长,创作出更加优秀的中国风歌曲。”
    【没想到苏哲不仅是天才,连当导师都这么专业。我的评价是:音乐素养极高,乐理扎实,前沿探索。】
    【反对我的人都是这种素质,被踩到痛脚,说明我说对了。】
    这属于常规的炸鱼流程了——
    先说暴论,引人反驳,找到脏话,截图挂出,以偏概全,宣布胜利。
    苏哲前世作为重度网民,早就熟悉这一套炸鱼流程,看到对方撅屁股就知道什么姿势了,早就预判了他的动作,根本不放在心上。
    可戚新燕却很生气,上课时都不专心听讲了,在网络上和许志斌实名对线。
    然后心态就炸了:
    “他怎么能这么无耻呢?这不是胡搅蛮缠吗?”
    戚新燕被气得在课堂上大叫,搞得苏哲很无语:
    “戚同学,你上课走神我原谅你了,但怎么还干扰教学秩序呢?”
    戚新燕脸一红,不好意思地站起来,解释道:
    “导师,我被许志斌气到了,他就是在乱黑。”
    苏哲失笑:
    “还在和‘碧连’先生纠缠?别理他不就得了?”
    戚新燕正想解释,突然注意到网络上出现了一个视频,是音乐辅导班的老师,用《中国风讲义》当做教材,教小孩子们学习音乐,瞬间高兴起来:
    “导师,我这就转给他,狠狠打脸!”
    苏哲看着她转发,想了想,提问她:
    “你觉得他会怎么想?”
    戚新燕得意道:
    “他说没人当做教材,现在被打脸了,只能装作没看见吧。”
    她尽量高估对方脸皮的厚度了,想着对方肯定不会因此认输,但最厚脸皮也就是无视吧。
    苏哲被逗笑了:
    “你呀,太天真了。我告诉伱,他会继续挑刺,说教小孩子不算教材。”
    戚新燕还不信,结果很快,就收到了许志斌的回复:
    【呵呵,苏哲就配教孩子了。他怎么不出本撒尿和泥的教材?】
    戚新燕目瞪口呆。
    苏哲微笑道:
    “在这个节目后,你们最差也能成为职业歌手,靠商演、婚庆就能养活自己;好的有机会成为大歌星,那我正好以他为例,教你们一些事情吧。”
    <div  class="contentadv">        所有选手都认真地看向他。
    苏哲认真地说出第一条:
    “不论你做什么,都有人骂你。骂得对,就改,否则你会彻底脱离大众;乱骂的,别放在心上,否则你会被压力击垮。”
    当然,更难的问题是怎么判断对错,这只能靠个人来悟了。
    大部分明星,生活太好,周围都是马屁精,很容易失去判断力,将一切中肯的意见视作乱黑。
    苏哲上辈子一直是普通人,所以他当了明星后,才能一直和网友们拥有大致相似的价值判断。
    与他相似的,很多苦过的明星,比起骤然成名的年轻偶像,心态和认识就更好。
    但这教不了。
    苏哲只问:
    “你们觉得许志斌先生对我的指责,是有理有据,还是胡搅蛮缠?”
    选手们一起回答:
    “胡搅蛮缠!”
    “那怎么办?”
    “无视!”
    选手们一起大喊,苏哲也笑了。
    而这一段,节目组竟然一字未剪,只把“许志斌”的名字用“哔”字消音,全部播放出去。
    这种消音方式,相当于在鼻间打马赛克,跟黑头似的,根本没有丝毫遮掩的作用。
    网友们差点被笑死:
    【哈哈,比起辱骂,无视是更深的伤害。】
    【@许志斌,你成教具了,恭喜!】
    【苏哲心态真好,怪不得面对黑子的脑残言论,我看着都生气,他却毫不在乎。】
    【来看小丑(许志斌)啦!】
    这让许志斌更加愤怒了。
    他纵横打假这么多年,被人恨,被人怕,但从来没有被当成小丑过!
    但他没有其他办法,只能继续“打假”,宣称苏哲的《中国风讲义》写得很烂,甚至编造出一个朋友,作为音乐教授进行贬低。
    但很快,戚新燕就转给他一个微信群截图,是地方某音乐学院的,导师让学生们学习《中国风讲义》,当做课外读物。
    许志斌无能狂怒:
    【这是什么野鸡学院?破大专而已。有本事你让华音当教材啊!】
    看到他的回复,戚新燕终于不再生气,学会了心平气和,向苏哲感慨:
    “导师,他果然还在胡搅蛮缠,我总不能为了打脸,就和他一直纠缠下去吧。而且我哪有本事联系华音?”
    苏哲表情有些古怪:
    “这不巧了嘛。”
    他话音刚落,戚新燕就看到一条消息,是华音官微所发:
    【下学期增加选修课:《中国风音乐概述》,教材:《中国风讲义(苏哲)》,教授:黄绍义】
    黄绍义还转发了微博,遗憾道:
    【正式邀请苏老师授课,可惜他日程繁忙,婉拒了我们,实在太遗憾了。】
    这消息仿佛在专门打脸许志斌一样。
    实际上,苏哲早就收到华音的邀请了。
    在之前,华音就想特招他当学生,可惜他担心被喷影响教育公平,也不觉得自己需要进一步学习乐理,就没有同意。
    后来他成为高考状元,却不是艺术生,没考艺考,又和华音擦肩而过。
    现在华音又抛来橄榄枝,苏哲倒不担心舆论了。
    比起之前,他现在的成就,足以让他成为一门选修课的讲师。
    ——其实黄绍义觉得苏哲当名誉教授都够了,但这在相对保守的国内音乐圈顶级大学里,有些难。
    但讲课要持续一学期,他作为当红明星和老板,哪有这么多时间讲课去?
    何况就算空出日程,他还是京影的学生呢!到时候是旷课?还是旷课?
    他只能拒绝了。
    但央音的邀请,让许志斌再次被打脸。
    哪怕厚脸皮如他,都难得沉默了许久,不知道该怎么回应了。
    网友们也制作了他脸被打肿的表情包,捂着脸,写着一行大字:
    【苏老师,再打我一次!】
    他们嘲笑许志斌,看着热闹,但懂行的人更关注:
    【苏哲写的教材进华音,这是多么恐怖的事情!没人关注吗?】
    【这甚至比什么荣誉教授之类的更加恐怖!后者只是一种认可,前者却是真真切切地教给学生啊!】
    【虽然现在仅是选修课,但未来呢?】
    【虽然苏哲值得,但不得不承认,华音对苏哲真是偏爱啊。】
    【你们可能忘记了,苏哲恐怖的乐器演奏能力,现在又展现出顶尖的乐理知识,越是专业人士,越敬佩他。】
    在网友们感慨时,许志斌屡败屡战,永不服输,终于回过神,发出最后的反击:
    【呵呵,这就是华夏的音乐圈!为了捧明星臭脚,连顶级学府都堕落了!这个国家要完了!】
    来了,传说中的“定体问、这国怎、我深思、中必输”!
    【有本事,你让国外也用你的教材啊!】
    国外学中国风……真有他的。
    但苏哲没有和他玩“证明自己”的游戏。
    事实上,在许志斌盯着苏哲黑的时候,严喜玲根本不用吩咐,就主动开始找许志斌的黑料。
    ——这就是严喜玲的思路,也是所有成熟的网民思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因为网络舆论是一个攻高防低的游戏,永远不可能靠防守获胜。
    面对抹黑,最有效的战术就是换家。
    要不是苏哲给选手们上课,他都不会一直纠缠,等许志斌骂够了,抛出黑料,一击必杀,干净又彻底。
    当然,这一系列的纠缠也有好处,给选手们上了生动的一课,还为《中国风讲义》增加了无数热度,否则作为专业教材,很难像如今这么出圈。
    现在,就是最后一课了。可惜苏哲没法说出口,只能选手们自己悟了——
    严喜玲终于找到了黑料,看到许志斌还在恬不知耻地纠缠,根本没做警告,直接抛出:
    #许志斌论文造假,学术不端#
    他虽然是个靠经费生活的公知,但明面的身份是教授。
    这下拆穿面皮,顿时麻烦大了。
    面临开除,还被网友们嘲笑,原本不多的公知光环都消失殆尽。
    严喜玲的手腕,让苏哲都很佩服:
    “严姐,这才几天啊,你就找到了证据。你动作越来越快了。”
    严喜玲谦逊道:
    “很简单,他满身漏洞,只是之前没人扒过罢了。”
    她还在可惜:
    “我怀疑他收境外的钱,可惜太隐秘了,否则不仅让他丢工作,更让他进去,还能拿50万奖金呢。”
    苏哲被逗笑了:
    “姐,你要能查出来他从佛博乐收钱的证据,还干什么经纪人?太屈才了,干脆去某安得了。”
    两人开玩笑后,严喜玲提醒他:
    “老板,过够导师瘾了吗?节目录制完,就回来准备春晚和《唐探》的宣传吧!一年春节又要到了。”
    苏哲一伸懒腰:
    “快了,马上录完决赛,我就回去。对了,准备签戚新燕吧,我和她谈好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热门小说: 〔帝王受龙椅含玉势〕〔老赵与表儿媳妇孙〕〔当我和竹马联姻以〕〔我把女友养成天后〕〔网恋需谨慎小说〕〔重生八零:空间商〕〔重生:我的80年代〕〔年代文女配被读心〕〔文轩体育课器材室〕〔两家人一起换〕〔叶蓁墨千寒〕〔十大催泪治愈的小〕〔那一天〕〔npc误入游戏中尽情〕〔斗罗:开局签到先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