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更新: 〔自首〕〔破案需要我这样的〕〔联盟:我真不是绝〕〔坏女孩〕〔微醺玫瑰〕〔分手后,豪门掌权〕〔快穿之都是我的踏〕〔七零嫁糙汉:知青〕〔落入他的圈套〕〔诸神殿〕〔虐文女主忙抓鬼〕〔玩大了:七零知青〕〔重生!穿到渣爹以〕〔山村桃运傻医〕〔首席继承人陈平〕〔陆七权奕珩〕〔韩飞李斐雪是哪部〕〔在偏执傅少身边尽〕〔全球降临:诸天争〕〔乡村神农
特殊教育      小说目录      搜索
第514章 廉价航天
    第514章  廉价航天
    “试验情况怎么样?”
    B级基地,谢廖夫从腾云工程001号机的舱门上跳下来,询问助理琼州海射探空火箭的情况。
    “非常不错,发动机管路用高压蒸汽清洗一遍就行,箭体一点儿损伤都没有,现在检查的是横过来时有没有造成什么暗病。
    郭部长倒是要求改造一下级间分离器,多留点空间出来。”
    水中发射火箭其实不算罕见,毕竟潜射导弹就是这玩意。
    海水对于发动机和箭体的腐蚀其实并不大,甚至可以忽略不计,毕竟拜科努尔那枚被雪压塌的能源火箭这么多年箭体都没有生锈,只需要稍稍改进一些小地方就行。
    发动机更不用说,连液氢的强烈腐蚀以及高温工况都能抗住,这点海水算什么。
    所以试验不应该有问题,有才是不正常。
    “很好,再催一下辅助系统那边,尽快把配套的设施都准备好,必须在正式发射前进行一次演练,四号火箭那么贵,磕了碰了维修都麻烦。”
    谢廖夫对新远四号还是比较放心的,这枚超级火箭基本上全部由基地制造,设计和制造都有保证,唯一担心的是运输以及发射系统,其他厂商太容易掉链子了。
    就比如这架“腾云”001号原型机,9月17日夜晚进行了第一次地面滑行测试,立即就发现了问题。
    好在只是管线上面的小麻烦,但谢廖夫还是立刻命令基地以及来支援各个设计所技术专家进行全面检查,花了十二天的时间加班加点完成了几次静态测试。
    原本9月25日进行首飞的日程只能搁置,明天就是9月30日了,离国庆只剩下最后一天,这是首飞的最后时机了。
    现在已经是晚上20点,但谢廖夫看了看在场的总师和研究员们,挥手大声喊道:
    “今天就到这儿吧,明天飞!”
    站在腾云宽大机翼下面,正在打着手电亲自检查隔热蒙皮的曾红韦闻言收起电筒,从移动扶梯上慢慢爬了下来。
    腾云可是十足的大块头,机体高度超过5.8米,地面检修必须依赖扶梯,一直仰着头也很难受。
    曾红韦活动着脖子走到谢廖夫旁边,然后把视线放到腾云的机体上:
    “谢总,首飞就入轨?这是不是太冒险了。”
    谢廖夫:“都一样,不要把它看成是飞机,这是航天器,它的可靠度要求以及设计流程和飞机是不一样的,要对我们的火箭有信心。
    看,我们的试飞员……宇航员多努力?”
    顺着他的手指看过去是腾云亮起的驾驶舱玻璃,里面的四名宇航员正在进行最后一次模拟,其中两位是飞行工程师。
    H1的理论极限飞行间隔周期是7到10天,H2至少15天,腾云的设计间隔时间是——2小时。
    理论上,腾云降落以后甚至都不需要维护,加满燃料就能再次前往太空,15次往返大气层后需要一次24小时的维护与检查,60次起降后需要返厂进行3天的中期维保,每满240次飞行需要定期检查以及强制大修。
    <div  class="contentadv">        至于它的起降寿命是多少?
    1000次,并且可视机体状况延长。
    每架腾云的出厂价是38亿元人民币,加上单次90万元的燃料以及其他费用,1000次寿命时算下来单次飞行成本470万元,它可以搭载两名飞行员在内的22名乘客,也就是每个人20万元出头。
    如果不计算成本那就更便宜,送一个人才4.09万元,如果不出舱行动单个宇航员上太空的成本绝对能控制在10万元以内,廉价到令人咂舌。
    这很大程度要归功于腾云坚持使用了对于SSTO来说比冲有点烂的液氧甲烷燃料,加注一次燃料才40万元出头,液氧液氢就没这好价了。
    130吨的液氧液氢燃料差不多需要210万元,价格是不算太高,但运输和仓储成本就绝对不能忽视了,零蒸发贮罐也是相当昂贵的!
    这绝对是航天史上划时代的产物,如果说新远四号火箭是化学引擎暴力理念的极致产物,腾云就是技术层面上榨干了化学燃料本身最后的一丝潜力。
    毫不夸张的可以说,腾云的出现就相当于无畏舰下水,直接把它之前的所有入轨航天器都扫入了垃圾堆,象征着一个时代的终结。
    而下一个时代的开端虽然还在青山基地酝酿,但也在试图逼近核裂变技术的极限。
    谢廖夫现在亲自同时抓着腾云、新远四号、XN90三个航天器项目呢!腾云在他眼里还真只能排在次要地位,并没有那么多的小心翼翼。
    这样的态度虽然有些狂妄的意味,但曾红韦反而更加有些佩服起来,共事的这段时间他彻底见识到了整个新远公司超高的效率和可靠度,他们已经习惯了“冒进”。
    “好,那我再去检查一下起落架。”
    曾红韦转身去找检验手册,继续为这架堪称梦幻的超级飞行器在翱翔前梳理羽毛。
    ……
    总装机库开着一道能容纳卡车进入的缝隙,但在其巨大的体积对比下很是狭窄,只有靠近才能感受到它是多么巨大,理解为什么一枚枚巨型火箭和巨型飞机从这里出生。
    林炬把长得很像高尔夫车的厂区无人电动车停在机库门外,走下来站在门边露出半个身体,欣赏着靠里面停放的腾云。
    前几天被他踹了一脚的助理也默默走到他身旁,从这里看向灯火通明的机库让她想起了一篇叫做桃花源记的课文,机库厚重的大门将外面的黑夜隔绝开来,里面的那些照明灯从不熄灭,是一片永远不会有落日、广阔又狭小,拥挤中彰显着空旷的独立天地。
    这里是人类航天和航空的最精华所在,对于从业者来说,恐怕真的是桃花源了吧?
    她把自己的感受讲给林炬听,后者竭力想象着这种情景,还真感受到了那种有些虚幻的浪漫。
    林炬现在知道男女思维的差别有多大了,当初造安1250巨型运输机的时候有一次他和安德罗夫也站在这里,后者直接张开双臂大吼着:“我要造一架能把这里填满的大玩意!”
    那种粗犷的豪气很激动人心,但细腻的被动感受同样别有一番滋味。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热门小说: 〔帝王受龙椅含玉势〕〔十大催泪治愈的小〕〔斗罗:开局签到先〕〔拯救地球从无限洗〕〔小青梅她有点难追〕〔不定时穿越诸天〕〔水深火热by阿司匹〕〔重生毒女谋天下〕〔夫人嫁到〕〔四合院开局穿越成〕〔出不去  回不来〕〔怎么没有战斗过程〕〔叶蓁墨千寒〕〔演员没有假期〕〔A内腔标记成结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