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更新: 〔自首〕〔破案需要我这样的〕〔联盟:我真不是绝〕〔坏女孩〕〔微醺玫瑰〕〔分手后,豪门掌权〕〔快穿之都是我的踏〕〔七零嫁糙汉:知青〕〔落入他的圈套〕〔诸神殿〕〔虐文女主忙抓鬼〕〔玩大了:七零知青〕〔重生!穿到渣爹以〕〔山村桃运傻医〕〔首席继承人陈平〕〔陆七权奕珩〕〔韩飞李斐雪是哪部〕〔在偏执傅少身边尽〕〔全球降临:诸天争〕〔乡村神农
特殊教育      小说目录      搜索
第35章 采访
    第35章  采访
    腾云工程,航天局规划的远期空天飞机项目。
    具体由两级组成,下面是能从地面起飞,依靠涡轮-冲压组合式发动机可以飞到三万米以上临近空间的大型飞机。
    而在它的机背上,则是与H1类似的小型航天飞机,不过起飞重量大一些在30吨左右。
    当组合体飞到大气层边缘,小型航天飞机脱离并点火,利用自身动力飞抵近地轨道,执行太空任务。
    大、小两个飞行器最终都能完整返回机场,只需要维护保养后加注燃料,就能不断重复执行任务。
    航天局把这套系统合称为空天飞机倒也不错,反正确实结果差不多。
    科幻电影里那种从地面起飞一路飞上太空的空天飞机难度还是太高,而且对于航天局来说投入与成果不成正比,PASS。
    到此为止,航天局的廉价航天思路就这个,预计2025到2030年之间搞定腾云系统就谢天谢地了。
    火箭回收思路也想过讨论过,方案和创意还很多,但最后还是评定没有必要,难度太大无法实现,反正以华国的物价发射一次性火箭的成本其实也不高大家都能接受,不像阿美和欧空局那样一次动辄十几亿美元。
    现在新远一号乙的成功回收就相当于打了航天局的脸,至少从他们的角度看来就是:
    一个私人航天企业简简单单的就完成了火箭回收,根本没有我们认为的那样复杂嘛!
    这是在否定之前的路线和决策,但航天局肯定不会硬着头皮就不搞火箭回收,但肯定要马上搞自己的回收技术。
    几个下属研究院的头头同时被叫道京城开会,航天局将重新审视新远宇航动力以及自己未来的路线。
    在网络上,新远宇航的名气也终于直线拔高。
    新远一号乙火箭回收的全过程视频被到处剪辑转发,热度连续几天冲上第一。
    大多数人不懂技术,但一看有人能把从天上掉下来的火箭稳稳接住落在地上,也能清晰感知其中巨大的难度和极致的技术力。
    2014年末的尾声,4G网络还没有完全铺开,但此时的互联网已经较为成熟,许多高质量的论坛还健在,网民中高知识人群占比更高。
    在这个公知盛行,依然自卑不承认自己努力的年代,新远宇航硬生生逆流而上,收获了一大批的称赞。
    甚至林炬看到了“人类之光”的字样,那可是原本用来称呼阿美航天局,后来交给空叉的词语,现在居然有人开始用此来夸赞新远了。
    就连平时百忙之中不忘嘲讽的那些人也都偃旗息鼓,不是干巴巴地表示庆祝就是装死。
    人类第一次运载火箭垂直回收,创造历史,已经无可争议地落在了新远宇航的头上。
    当然,更大的肯定来自官方。
    回收成功当天晚上,CCAV中央新闻中途插播了新远一号乙的成功回收讯息,简单配了几张图。
    到了第二天晚上,央视记者亲自跑到新远工厂,拍摄了一大片素材,还要来采访郭申和林炬。
    现在林炬一下成传奇人物了,年纪轻轻接连创造奇迹,将一个拖拉机厂变成航天界冉冉升起的新星。
    背靠着隔绝走廊和车间的玻璃,林炬在这里接受记者的采访。
    记者:“林先生,我们的采访播出前会经过审核,这次采访也比较简单,您可以放松些。现在可以开始吗?”
    林炬:“谢谢,我准备好了。”
    <div  class="contentadv">        记者:“您曾经在阿美留学一年,请问你创办航天公司的原因也与此有关吗?”
    林炬:“这是我从小就有的梦想,最开始是想当宇航员,等我长大到了阿美发现个人也能进军航天,再加上国内开放了航天市场,我才最终确定如此。”
    记者:“我们注意到新远宇航的技术层次很高,屡屡创造奇迹,并成为全世界首个完成火箭一级垂直回收的企业,请问您对此有什么看法呢?”
    林炬:“我不是航天专家,但我用我的信念找到了志同道合的伙伴,他们很多都是出国在航天领域工作过的杰出人才,我们为共同的理想回到祖国。
    并且华国有庞大的人才储备,让我们组建了充满活力的技术团队,这才能保持不断创新。”
    记者:“新远宇航在三个月内先后实现了国内私人航天第一枚入轨火箭、第一次火箭的成功回收,这都是之前被认为不可能的项目,这是否意味着新远宇航的其余大型计划都有实现的可能?”
    林炬:“作PPT……科研我们是认真的,包括远期的月球、火星计划都是存在且经过严密论证后的,而且在这里我可以透露一个小秘密。”
    记者:“哦?是什么样的小秘密呢?”
    林炬:“新远宇航动力下一步的方向是载人航天计划,我们的全新型载人航天器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并且将在7到9个月内首飞。
    目前已经有三名航天员开始了训练,包括两名非专业的科研人士。”
    记者:“……”
    “林先生,这是真的吗?”
    记者显然不太相信,暗示林炬如果是在吹牛的话她就让人剪辑掉,毕竟是要上央视的。
    林炬:“确定以及肯定,这确实是我们的下一步计划。”
    ……
    “……新远宇航动力下一步的方向是载人航天……”
    新闻播出了林炬的采访,画面中的林炬年轻且自信,说话时已经让人有种不由相信的感觉。
    这种感觉源于新远的多次成功,也来自其他人连续两次被震撼的基础,已经拥有哄骗投资人的能力了。
    但航天局的大佬不是来看这些的,他随手关掉电视,重新看向长桌两旁坐着的众人。
    他的视线到哪里,哪里的人都低下头,明明都是头发花白的老人,此时却都像做错了事的孩子一样。
    “说话呀,论技术大家都不比我差,从你们的角度说说吧。为什么我们论证的结果是死路一条,人家一下子就走通啦?
    不是要怪罪谁,也不是找人负责,我们就好好再讨论一下火箭回收技术!”
    桌子被敲地邦邦响,众人只得一一发言,尤其是之前力主火箭回收不可能的人,也只能硬着头皮重新一点点推翻自己的观点。
    可重复使用火箭的好处是明摆着的,既然能够实现,那航天局没理由不跟进。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热门小说: 〔帝王受龙椅含玉势〕〔老赵与表儿媳妇孙〕〔当我和竹马联姻以〕〔女主家世显赫父母〕〔尘不到顶弄闻时〕〔说他碰到你了没〕〔知乎推荐高质量网〕〔四合院:从机械工〕〔龙珠之我能看到战〕〔玄幻:开局被迫下〕〔规则怪谈:要求我〕〔开门迎客〕〔临高启明〕〔漫威之我穿越的有〕〔和前任他叔联姻后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