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更新: 〔自首〕〔破案需要我这样的〕〔联盟:我真不是绝〕〔坏女孩〕〔微醺玫瑰〕〔分手后,豪门掌权〕〔快穿之都是我的踏〕〔七零嫁糙汉:知青〕〔落入他的圈套〕〔诸神殿〕〔虐文女主忙抓鬼〕〔玩大了:七零知青〕〔重生!穿到渣爹以〕〔山村桃运傻医〕〔首席继承人陈平〕〔陆七权奕珩〕〔韩飞李斐雪是哪部〕〔在偏执傅少身边尽〕〔全球降临:诸天争〕〔乡村神农
特殊教育      小说目录      搜索
第55章 这个饼又香又大
    第55章  这个饼又香又大
    第二天开场打头的是航天局新一代载人飞船实验船,现在已经完成了基础设计开始试制。
    作为最大起飞重量21吨、可载6人的载人飞船,和系统曾提供的方案一极为类似,终于让林炬提起了兴趣。
    国家队的展示到此为止,终于轮到民营队伍。
    不知道是不是故意为之,新远宇航被排到最后一位,前两位是今年刚注册的,上去真的就只能干讲PPT。
    不过林炬记忆中的双曲线、谷神星都没有,反而他们展出的项目和新远一号与空叉的现役火箭极为类似,看来是受到了蝴蝶效应的影响。
    终于,安德罗夫收到了提醒,准备上台。
    一直坐在第一排的林炬终于有机会转过头观察众人反应,果然都将注意力集中了过来,也不知道是好是坏。
    因为是交流会,讲解一部分后会有提问流程,可以想象安德罗夫收到的问题应该不会少。
    “……我是安德罗夫,新远一号改型、新远二号、新远三号、新远四号系列火箭的总设计师,同时也是H1、H2两型航天飞机的副总设计师;我将向你们介绍新远在未来的航天规划:
    新远二号……
    新远三号……
    最后是我们为火星以及深空目标准备的超巨型火箭,新远四号:
    新远四号的箭体直径与新远三号相同,但一级将改为27台240吨级富氧分级燃烧液氧液氢发动机,以17+9+1的三圈布局放置,同时将捆绑4枚四段式固体助推器,每一枚推力2800吨,起飞推力17680吨,起飞重量15500吨!”
    说到新远二号,起飞推力1600吨的重型火箭,台下安静;
    说到新远三号,起飞推力7000吨的超重型火箭,台下安静;
    但当新远四号摆出来时,没人坐的住了,顿时响起了一片窃窃私语,而且持续了整整一分钟才被压下去。
    因为台上的大佬刚刚正在喝水,被这数据呛到正捂住脖子顺气呢。
    “咳咳,安静!听……咳安德罗夫总师继续讲解!”
    缓过来的大佬也是心里一片神兽奔过,新远二号和三号他们都有对应的规划;你新远牛,有计划不不足为奇,但新远四号这是什么怪物?起飞重量比得上两艘导弹驱逐舰?!
    安德罗夫根本不受影响,继续画他的惊世大饼:
    “新远四号的近地轨道运力将达到史无前例的800吨,火星轨道运力200吨,两枚火箭就能将300吨重的组合飞船送到火星!
    嗯,好了,现在是提问时间。”
    唰。
    放眼望去全是竖起的手掌,就好像是一片手掌灌木丛一样。
    安德罗夫随便伸手一指,反正他谁也不认识。
    站起来一个年轻人:
    “安德罗夫总师,按照你们的三种运载火箭设计,将应用到甲烷机、煤油机、氢氧机、固体四种发动机,并且液体发动机推力从80到380吨不等,单段式固体火箭发动机推力更是要有700吨才能达到目标要求。
    请问新远准备用多少资金和人力同时开展四个类型、五种推力的巨型火箭发动机研究?”
    这个问题直接问出了在场所有人的心声,一款大推力发动机都差不多需要10年时间设计完善,新远这同时上马这么多项目,吹牛都不打草稿的啊!
    “伱的问题涉及到我公司商业机密,不过我可以告诉你的是,代号M220的液氧甲烷发动机,已经在五天前于新远的试车台上完成了样机试车,试车推力223吨;而380吨煤油机K380和240吨氢氧机H240也即将进入样机试制阶段。”
    “什么!”
    安德罗夫话音刚落,靠前的坐席传来一声惊呼,却见唐伟天被两个人压在椅子上不让他站起来。
    坐在旁边的人清晰地听到了唐伟天的话:
    “220吨的单燃烧室甲烷机都下线了,我们还搞个屁!”
    “冷静,冷静啊唐总工。”
    “我冷静不下来啊啊啊……”
    不仅是直接让六院发狂,220吨级甲烷发动机试车成功成功引起了全场骚乱,就连最上方的上级都问旁边头发花白的总师:
    <div  class="contentadv">        “这个220吨级发动机不是比我们的YF480落后吗?”
    “我们的要四个喷口,他们只要一个喷口,单燃烧室推力是我们的两倍。”
    “那我们能做得出来吗?”
    “这……需要经费支持,而且我们没做过甲烷机,2025年前能搞定吧。”
    “……”
    上级懂了,一言不发板着脸坐回去。
    第一回合,安德罗夫完胜。
    紧接着是第二个人,这次的人林炬都认识,是未来重型载人火箭的副总师。
    “您好安德罗夫,我看到你们的火箭一级发动机数量很多,达到了9台、19台和27台,都紧密地挤成一圈,多达27台发动机一起工作将带来箭体的强振和极高风险。
    如果单台发动机的可靠度是98%,那么整体可靠度就将下降到58%,请问你们如何确保火箭的可靠性呢?要知道N1火箭的前例已经清晰的告诉了我们多发并联的危险。”
    其实如果是别人画的PPT,台下当听众才不管你的牛皮会不会破,只有新远太过离谱,以及之前的表现才导致众人抓住机会针对。
    而且拿N1火箭出来很有代表性,N1的一级就安装了30台NK15液氧煤油发动机,结果连炸四枚,已经成了航天界的知名反例。
    但安德罗夫丝毫不慌,因为他直到系统的参数绝对可靠,所以设计时可以不用担心。
    “我要纠正一下,H240的可靠性不是98%,而是99%,所以火箭的整体可靠度是76%,但这不重要,我们换一个思路:
    新远四号火箭的控制系统允许最多四台发动机关闭,此时其他发动机将通过偏摆修正航向,并以108%的功率输出至少6000吨推力,依靠冗余燃料依然能完成任务。
    而27台发动机至少有26台正常工作的概率是94%,至少有25台正常工作的概率是就已经超过了96%,而现在我们只要求它至少有23台能用,这个概率已经接近单台发动机的可靠度了。”
    安德罗夫说完,全场陷入一片安静,然后不断有人打开计算机开始演算。
    提问的副总师也震惊了,他最先想的是:火箭还能这么玩?
    但好像真的可以这么玩。
    火箭每一级的燃料是超量加注的,这样能在遇到意外情况时有一定调整范围,这是常识。
    而火箭发动机短时间超功率运转更是常态,108%的输出都只能说一般不算多夸张。
    所以反过来想:控制系统不需要费劲保证27台发动机都完美工作,只需要23台以上就能完成任务。
    而一台发动机失效的概率为0.01,同时失效四台的概率确实已经低到了可以忽略不计。
    可以说只要火箭不BANG的一下炸成大烟花,几乎可以保证任务绝对成功。
    现在已经不是半个世纪前了,那个时候N1的火箭没有现如今强大的控制系统,联盟的生产质量又一贯的堪忧,新远四号的思路是完全可行的。
    努努力将火箭发动机提升到99%可靠度,比起让27台发动机全都好好工作简单太多了。
    其他人也都是精英,很快都得出了这个不可思议的结果:
    27台发动机的火箭可靠度会比发动机数量少的火箭更高!
    不知是谁带头鼓起了掌,然后鼓掌的人越来越多,对安德罗夫的质疑此刻都转变为钦佩。
    只有林炬知道,H240是基于系统给的H500巨型氢氧发动机改进而来,而后者的可靠性不是9
    99%,而是99.2%。
    虽然在地球上这个系列发动机的首次点火还没进行,但实际上它已经被成功运用了上千次,经历过无数次改进,几乎是氢氧发动机的极致优化设计。
    电脑不在身边,手机发送,月票和打赏感谢后面发。
    萌新作者努力攒稿中,投张推荐票支持一下吧~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热门小说: 〔帝王受龙椅含玉势〕〔老赵与表儿媳妇孙〕〔当我和竹马联姻以〕〔女主家世显赫父母〕〔尘不到顶弄闻时〕〔说他碰到你了没〕〔知乎推荐高质量网〕〔四合院:从机械工〕〔龙珠之我能看到战〕〔玄幻:开局被迫下〕〔规则怪谈:要求我〕〔开门迎客〕〔临高启明〕〔漫威之我穿越的有〕〔和前任他叔联姻后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