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更新: 〔自首〕〔破案需要我这样的〕〔联盟:我真不是绝〕〔坏女孩〕〔微醺玫瑰〕〔分手后,豪门掌权〕〔快穿之都是我的踏〕〔七零嫁糙汉:知青〕〔落入他的圈套〕〔诸神殿〕〔虐文女主忙抓鬼〕〔玩大了:七零知青〕〔重生!穿到渣爹以〕〔山村桃运傻医〕〔首席继承人陈平〕〔陆七权奕珩〕〔韩飞李斐雪是哪部〕〔在偏执傅少身边尽〕〔全球降临:诸天争〕〔乡村神农
特殊教育      小说目录      搜索
汉末圣人 第913章 惊天一案(十三)豆萁
    马日磾的死本来与弘农王遇刺案并无太太联系,是一件独立的事情,可是马日磾早不死,晚不死,偏偏赶在这个时候死了,宛如一滴水落入煮沸的油锅之中,让弘农王遇刺一案,更加的沸腾。
    马日磾作为当朝太傅,他的死自不是小事。
    而马日磾的死亡事件,自引得人纷纷猜测了起来。
    有说马日磾是被天子逼死的,因为天子要遮掩弘农王遇刺案的真相;也有人说马日磾是被天子给活活气死的;更有阴谋论者,认为是马日磾发现了弘农王遇刺案的真相,天子要杀人灭口,所以派人刺杀了马日磾。
    无论什么时候,小道消息、流言蜚语,最是引入瞩目,仿佛不能说上两句内幕,就显得落于人后的。
    而且传播者是怎么精彩跌宕怎么说,至于事情的真相,甚至是立场的左右,都没多少人在乎。
    最重要的是,这种流言脍炙人口,喜闻乐见,从上到下,传播迅速,等到发现之时,早就已经满城风雨了。
    大家心照不宣的充当着传播者,独独瞒着此事的主角。
    刘协从马日磾府上回去之后,这两日便一直思索着曹昂给他出的主意。
    不得不说,找一个替罪羊来混淆视线的确是一个好办法。然后刚高兴没多久的刘协终于发现问题的关键在于,没有那么合适的人。
    这种案子,不是大人物,肯定做不得替罪羊,随便一个张三李四,旁人不仅不信,还以为是欲盖弥彰。
    可是真正的大人物就那几位,又有谁会主动站出来给刘协代罪呢。
    刘协想了两日,也没有合适的人选。心烦意乱之下,便在未央宫中,随意地走动,思索一下办法。
    无意之间,刘协便来到了玉堂殿。这里在前殿西面,南临沧池,还隔着明渠,算是未央宫中较为偏僻的地方。
    刘协离得老远,便看到几个内侍凑到一起说话,连他过去了都没看见。
    刘协这个人,素来敏感,便上前喊住几人。
    这几个内侍看到刘协,顿时面露惊色,有个胆小的,竟然哆嗦了起来。这更是让刘协有些不解。
    他虽是天子,也不至于如此可惧,让人吓到这个地步。
    “你们在说些什么?”
    几个内侍听了,恐惧更甚。
    刘协更加地狐疑,眼看对方不言,便斥问道:“若是不愿说,那就送到永巷那里,跟永巷令说。”
    后汉的永巷令,典官婢,专门负责宫中宦官和侍女的日常管理和刑狱事的地方。
    普通宦官听到这个地方,腿都要哆嗦,立刻不住地求饶。
    有个胆子大的,低着头说道:“奴婢等人之所以在此聚集,乃是听说了宫外的一个童谣。”
    “是何歌谣。”
    “叫作《豆萁谣》。”
    刘协从未听说过这个童谣,便让对方细说来。
    这个小宦官忍不住微抬起头,这才说道:“童谣是这么说的,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刘协默默念着这两句,脸色大变,立时厉声斥责道:“如何敢肆意散播谣言,通通拉出去打死。”
    不管这几个人如何求饶,可刘协却根本不理,而是气冲冲地回了宣室殿。
    回到居处,刘协久久不曾安定。细看他的身子,竟然在微微地颤抖。这不是气的,而是他在害怕。
    虽然《豆萁谣》并未指名道姓,可是刘协很清楚,这就是在讽刺的他,说他不顾兄弟之情,害了兄长。
    刘协虽然有对付刘辩的心思,可并未来得及出手。
    然而现在兄长刘辩死了,所有人都以为是他派人杀的,甚至外面连歌谣都传出来了,那自己“杀兄”流言的传播程度,可想而知。
    如果这不是一件意外之事的话,很很明显,这是一件针对他设的局,其目的就是让他身败名裂。
    可偏偏刘协连对方是谁都不知道。
    所以刘协心中恐惧,担心对方还有什么后手,更担心对方要利用这汹汹议论,鼓动众人将自己废除。
    刘辩的结局便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刘协已经看到被废之君的下场了,无论如何都不想做第二个兄长。
    刘协思索良久,整个人渐渐冷静下来。整个朝堂之上,他能相信的人并不多,能依靠的就更少了。
    他先是让几个亲信宦官到宫外打听流言的情况,不出所料,整个长安城中,俱流传着他杀兄的说法,甚至还把马日磾之死也归咎到他的身上。
    于刘协来说,事情比他想的还要恶劣的多。
    刘协思前想后,觉得还是曹昂的计策最靠谱。现在到底谁主使陈喜、王越杀了刘辩根本查不清,他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查这件事。
    最好的办法,便是找到一个替罪羊。
    只要能解释的过去,哪怕还会有一些流言,总能说得过去。
    刘协想着朝中一众人物,能作为替罪羊的,曹昂、皇甫嵩、杨彪、李傕、朱儁,这些人物在他脑海之中,全部一闪而过,便被否决。
    这些人都是大人物,动哪一个都不容易。就像李傕,哪怕真是他杀了刘辩,可只要朝廷一动,李傕就敢造反。
    而除了这些人,其他人哪一个都不够资格。
    思来想去,刘协将目标放在了朝堂外的人,即袁绍和公孙瓒,刘表等人。
    刘表是汉室宗亲,未来可为倚仗;公孙瓒名声臭,倒是可以,可他全无作案动机,只怕也没有那个实力。挑来挑去,也就只剩下一个袁绍。
    可是这盆脏水可以泼到袁绍头上吗?
    刘协思来想去,终是不敢。
    袁绍是士族领袖,还是一方霸主,影响力巨大,最重要的是,若动袁绍,曹昂会怎么办?
    这是一件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搞不好大汉就要彻底分裂,刘协怎么敢。
    思来想去,刘协也没有找到合适之人。
    可是替罪羊若是找不到,那死的只能是他自己。
    忽然,刘协想到一个人,这个人可以做替罪羊,而且有合理的作案动机。最关键的是,对所有人都能有交代。.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热门小说: 〔帝王受龙椅含玉势〕〔老赵与表儿媳妇孙〕〔当我和竹马联姻以〕〔女主家世显赫父母〕〔尘不到顶弄闻时〕〔说他碰到你了没〕〔知乎推荐高质量网〕〔四合院:从机械工〕〔龙珠之我能看到战〕〔玄幻:开局被迫下〕〔规则怪谈:要求我〕〔开门迎客〕〔临高启明〕〔漫威之我穿越的有〕〔和前任他叔联姻后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