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更新: 〔自首〕〔破案需要我这样的〕〔联盟:我真不是绝〕〔坏女孩〕〔微醺玫瑰〕〔分手后,豪门掌权〕〔快穿之都是我的踏〕〔七零嫁糙汉:知青〕〔落入他的圈套〕〔诸神殿〕〔虐文女主忙抓鬼〕〔玩大了:七零知青〕〔重生!穿到渣爹以〕〔山村桃运傻医〕〔首席继承人陈平〕〔陆七权奕珩〕〔韩飞李斐雪是哪部〕〔在偏执傅少身边尽〕〔全球降临:诸天争〕〔乡村神农
特殊教育      小说目录      搜索
汉末圣人 第704章 考课(上)
    曹昂接受了大将军一职,对于以王朗、张纮为首的徐州人士来说,乃是一场不小的胜利,可是曹昂随之的操作,却打了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
    王朗是徐州世家的领头羊,他的外放对于徐州士族来说,打击乃是巨大的。
    一些附从王朗的人,当时便不干了,要去跟曹昂找个说法,但立刻为王朗拦住。
    王朗很清楚,曹昂外宽内忌,此时将自已外放,摆明了是对自已不满,而众人这时候去见曹昂,绝对是火上浇油。
    后果怕是比现在的情况更恶劣。
    对于王朗来说,最正确的选择便是立刻收拾东西,前往沛国。
    只是王朗心中,仍有心思,他着实不明白,自已哪里触怒了曹昂,又为什么会被外放?却是不甘心就此离开权利的中心。
    到了傍晚,一个不速之客前来拜访,乃是郭嘉。
    王朗有些诧异,平日里郭嘉素不与人来往,与自已交情也是一般,此时前来,他有些不解。
    不过郭嘉身份特殊,王朗还是亲自将郭嘉迎入堂上。
    二人坐下,郭嘉便笑道:“今日景兴这里,怕是被人踩破门槛了吧?”
    平日里郭嘉都称呼王朗为右长史,可现在再这么称呼,显然不合适,叫国相怕是王朗心中也不舒服,所以便以字相称了。
    王朗不知郭嘉用意,只得敷衍道:“郭司马说笑了。”
    郭嘉并没有在意王朗的疏离,他能看出王朗有些强颜欢笑,也不和对方绕圈子,便说道:“景兴怕是埋怨主公吧?”
    王朗心中一惊,立刻言道:“郭司马此言过矣!”
    “非是郭嘉这样说,乃是主公亲自有言。”郭嘉笑道,“主公知道委屈了景兴,特地派我前来,向你道歉啊!”
    王朗万没想到郭嘉前来,还有刺中缘由,更坐不住了,立时直起身子,对郭嘉言道:“主公挂念,王朗何敢。”
    “主公让我告诉景兴,之所以将你外放,亦是有不得已的苦衷。
    天下大乱,唯徐州新兴,一片欣欣向荣,景兴也有一份功劳。只是近些日子,主公发现,幕府之中,人心微动,无风竟起三尺波浪,隐隐之间,有党争之风起。
    对此主公甚是忧虑,他对诸位景兴等人,自是万分信任,可是主公也担心,底下搬动是非之人众多,你等怕是会为其裹挟,受其牵连。
    所以主公思来想去,暂时将你外放,让你避开这场风波,也是全了君臣之谊。”
    王朗心中大震,他当然不相信郭嘉所言,可心中却是已经明白外放的原因。曹昂对其近日与班英等人的争斗不满,这才外放了自已。
    对此王朗也不得不叹息,谁让他比班英晚加入曹昂集团。
    知晓了这个原因,王朗虽然不甘,但也清楚,不能再轻举妄动了。这是曹昂的警告,若是自已再折腾,曹昂绝不会轻饶了自已。
    王朗也暗暗后悔,自已之前有些托大,总觉得是徐州世家领袖,曹昂不会轻易动自已,现在看来,实在太过自负。
    不过郭嘉此来,对于王朗来说是个好消息,这说明曹昂并没有完全放弃自已。
    于是王朗对着郭嘉一拜,朗声说道:“是朗有罪,御下不严,却是让主公挂念了。”
    郭嘉又道:“沛国,主公之乡也,这就说明主公心中,景兴的地位,依然稳固。景兴此番前往沛国,切莫当作贬谪,沛国乃是徐州的屏障,也是豫州的东大门,来日西进豫州,景兴当居首功。”
    “多谢郭司马赠言。”
    郭嘉在王朗府上没待多久便离去。
    而王朗半夜未睡,思前想后,第二日一早,便让人传信张昭、张纮、童恢等人,述说自已贬官的原因,暗嘱众人,切要小心,莫再犯了曹昂的忌讳。
    王朗很快离开彭城,而幕府依如之前稳定运转,班英处置诸事,仍是有条不紊。但是曹昂发现,众人相互之间,客气了许多,平时议事,也少了几分攻讦。
    曹昂对此很满意。
    曹昂当然很清楚,底下人不会亲如一家,而且众人真要是关系太过亲密,曹昂怕是也算不好觉。
    但你也不能相互扯皮、拖后腿,误了正事,曹昂是绝不接受的。
    王朗外放不久,童恢便来寻曹昂。
    王朗的离开使得徐州士人缺了领袖,至于谁能补位,众人各憋着一股劲。
    幕府之中,陈琳、张纮、张昭三人先其他人一筹,可陈琳作为曹昂的主记室,执掌要害机密,不便掺和到这些事中;而张昭作为监察官吏,更不适合做领袖,于是徐州官吏大多向张纮靠拢,使得张纮隐隐有徐州士族新领袖的模样。
    但张纮出身一般,导致有很多人不服。
    至于童恢,并不在第一阶队里,虽然他之前一直担任曹昂的侯国相,但远离中枢,反倒并不引人注目。
    童恢见了曹昂,便言道:“夫有官必有课,有课必有赏罚。有官而无课,是无官也;有课而无赏罚,是无课也。
    自主公担任徐州牧,徐州的考课制度便渐名不副实,以至于官吏多有放纵,还请主公重启考课制度,以察官治官,黜退昏愚,拔擢贤明。”
    课者,考核、盘问也。
    考课便是对官员定期进行考核,并依考核的结果进行奖惩的制度,也叫考绩或考校,传说始于舜。
    自曹昂来徐州之后,也不是没有进行过对官吏的考核,但主要是排除异已,掌控地方,与正儿八经的考课形式、目的并不相同。
    之前曹昂也没想过此事,今日童恢重提,倒是让曹昂恍然。
    汉朝的考核,主要就是丞相三公对郡国进行考课,郡国对属县进行考课。其中前者便是“上计”,
    “计”是统计的簿册,所谓“上计”,就是由上计吏带上记载有当地户口、钱粮、土地等资料的簿册,去京城递交给丞相府和御史府,作为考核的参考资料。
    现在朝廷乱成这个样子,自然便没了“上计”。
    曹昂看向童恢问道:“朝廷这个样子,各郡国想‘上计’也不太现实,汉宗是何建议?”
    这时童恢说道:“既然前往京师不现实,不如由州府代为行之。”
    曹昂听后,面露微笑,童恢这是有备而来。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热门小说: 〔帝王受龙椅含玉势〕〔老赵与表儿媳妇孙〕〔当我和竹马联姻以〕〔女主家世显赫父母〕〔尘不到顶弄闻时〕〔说他碰到你了没〕〔知乎推荐高质量网〕〔四合院:从机械工〕〔龙珠之我能看到战〕〔玄幻:开局被迫下〕〔规则怪谈:要求我〕〔开门迎客〕〔临高启明〕〔漫威之我穿越的有〕〔和前任他叔联姻后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