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更新: 〔自首〕〔破案需要我这样的〕〔联盟:我真不是绝〕〔坏女孩〕〔微醺玫瑰〕〔分手后,豪门掌权〕〔快穿之都是我的踏〕〔七零嫁糙汉:知青〕〔落入他的圈套〕〔诸神殿〕〔虐文女主忙抓鬼〕〔玩大了:七零知青〕〔重生!穿到渣爹以〕〔山村桃运傻医〕〔首席继承人陈平〕〔陆七权奕珩〕〔韩飞李斐雪是哪部〕〔在偏执傅少身边尽〕〔全球降临:诸天争〕〔乡村神农
特殊教育      小说目录      搜索
夺舍了植物人,我成了全球首富 第1445章 麻芸出现
    第1445章  麻芸出现
    在天下谁人不识香江首富杨爵士的时候,世界尚无人识得一个名叫麻芸的大学英语老师。
    1988年,24岁的麻芸从杭城师范学院毕业,被分配到杭城电子工业学院教书。
    麻芸的活跃在学校是出了名的,为了防止麻芸有别的想法,当时杭城师范学院的副校长黄书盟跟麻芸制订了一个“5年之约”,到了那个学校5年内不能辞职出来。
    在杭城电子工业学院任教期间,麻芸是英语和国际贸易专业的讲师。
    与此同时,他在西湖边发起了一个“英语角”,在翻译界慢慢的有了一些名气。
    当时全国经济飞速发展,在杭城做外贸生意的民营企业逐渐增多,对翻译服务的需求也相应越来越多。
    所以,很多老板找他做英语翻译。但当时他只能做兼职,因为他和老校长的“5年之约”还没有到期。
    1992年,还在大学教书的麻芸跟同事一起成立了海博翻译社。
    这是杭城第一家专业的翻译社,海博取英文“hope”的谐音,意为“希望”。
    当时的翻译社就是个小店,所有的员工加起来5个人。
    麻芸跟同事一起筹集了3000元人民币,租了一个房子,房租是每月1500元。翻译社的注册资本是3000元。
    创业之初并不顺利,第一个月的营业额才600不到。
    入不敷出的状况令翻译社的员工动摇了,但麻芸坚信翻译社可以做下去。
    与此同时他必须找到新的收入来源。后来,发现卖鲜花跟礼品可以挣钱,麻芸就背着麻袋坐火车去义乌批发进货。
    之后他将办公室一分为二,一半拿来卖鲜花礼品,一半做翻译社。而且,麻芸也常常背着装满小工艺品的大麻袋,在杭城的大街上穿梭售卖。麻芸甚至还做过一年多的药品和医疗器材销售员。麻芸用这些小买卖的收入来维持翻译社的运营。
    新的问题出现了,既然卖礼品一个月可以赚三四千元,翻译社仅能挣五六百元,为什么还要继续做翻译社呢?
    麻芸的同事就建议只开礼品店,将来成立一家礼品公司,但麻芸拒绝了。他陈述了自己的看法:当初成立翻译社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并解决老师们的问题,还是为了挣钱?
    既然是为了前者,那就一定要坚持下去,熬过去,光明就会到来。
    1995年,亏损三年后,海博翻译社开始盈利。
    这时5年之约已满,麻芸向学校提出了辞职。
    辞职之后,麻芸全职经营翻译社一段时间。他发现翻译社在实现盈利之后,逐渐走上了正轨,麻芸就放手让其他同事打理,不再过问翻译社的具体事宜了。
    他开始寻找新的创业机会。
    1995年,杭城要修一条通往皖省阜阳的高速公路。M国的一家投资公司也参与到这个项目中,但在项目进行的一年时间里,该公司却迟迟没有按照合同支付投资款。
    杭城方面聘请麻芸到M国同该公司接触。
    那时麻芸被称作“杭城英语最好的一个人”。
    带着杭城方面的委托,麻芸担任起了前去M国翻译和协调的工作。
    可到了M国之后,麻芸却发现那是一家骗子公司,不但无意合作,甚至希望麻芸能跟他们一起来诈骗Z国钱财。
    当麻芸表示出不愿意的姿态时,他们将麻芸软禁了起来。无奈之下,麻芸只能佯装妥协,再借着需要考察其他项目为由离开。
    在机场准备买机票回国的麻芸突然反悔了,他思考再三,麻芸觉得既然来了就不能轻易放弃。麻芸想起自己国内的一个同事提过他的女婿在西雅图和人合伙创办了一间互联网公司,他到西雅图找到那位同事的女婿Sam所在的VBN公司,亲眼见识了互联网的世界。
    麻芸发现,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搜索到非常多的信息。
    他决定跟VBN合作。
    回国当晚,麻芸就邀请了24位交情很深的朋友来聊互联网。
    但24个人里面仅有1人认为可以试试。
    <div  class="contentadv">        大家的不赞同并没有动摇麻芸做互联网的想法。
    一周后,他与妻子张英商定创办互联网公司。
    创业所需的10万元由他们四处筹借而来。
    1995年5月9日,Z国第一家商业网站“Z国黄页”诞生。
    。。。
    杭城海博服务公司。
    虽然此时,麻芸夫妇和唯一的职员何一彬开了这一家公司,但是,他们发现,比起之前的翻译公司,生意还要差,因为根本就没有生意。
    麻芸在想不能那样下去。
    “先生,我听说杭城最近开了两家培训机构公司。”夫人张英走了过来说道。
    两家培训机构公司?
    实际上,麻芸早就注意到帝国集团在国内最早投资成立的新东方教育培训机构,现在也是国内最大规模的教育培训机构。
    这让麻芸很眼馋。
    毕竟,他也是英语专业出身的,但是,他最多只是开了一家英语翻译公司,却是没有想过开英语培训机构公司。
    并不是不想,而是没钱。
    在新东方教育培训机构进入到杭城后,基本上也就垄断了这边的培训机构的市场。
    包括麻芸以前不少班上的同学都去新东方培训机构当了英语老师。
    “什么公司?”
    “叫学而斯教育培训公司,听说老板是俞敏鸿。”
    学而斯教育培训公司?
    至于这个俞敏鸿?
    麻芸还是第一次听说。
    “相比起新东方教育培训机构,听说学而斯教育培训机构学费更便宜,但是,模式是和新东方培训机构模式是差不多的,而且,听说这个俞敏鸿是北大出来的,在新东方工作很多年,现在自己出来创业。”
    一旁的夫人张英觉得没事做,也就和麻芸说起这件事。
    如果当初不是创办翻译公司,而是创办英语培训机构,那么现在在杭城应该也是一家规模不小的教育培训机构公司了吧。
    “先生,要不我们也开一家这样的英语培训机构公司,听说真的很赚钱。”张英故意说道。
    麻芸听到后有些心动。
    但是,想到自己在M国看到互联网的发展,他觉得还是互联网这一条路更有前途。
    虽然现在英语培训机构看起来很赚钱,但是,接下来肯定会是越来越多公司进来,竞争力更大。
    对于麻芸来说,其实已经错过最佳进入到教育培训机构的时机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热门小说: 〔帝王受龙椅含玉势〕〔当我和竹马联姻以〕〔老赵与表儿媳妇孙〕〔独占糙汉1.v1书香〕〔蛇夫〕〔人在斗罗写日记,〕〔主攻穿越古代科举〕〔重生八零:空间商〕〔网恋需谨慎小说〕〔知乎推荐高质量网〕〔我把女友养成天后〕〔那一夜,她带走了〕〔倾城女仵作〕〔那一天〕〔原神:开局转生大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