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更新: 〔自首〕〔破案需要我这样的〕〔联盟:我真不是绝〕〔坏女孩〕〔微醺玫瑰〕〔分手后,豪门掌权〕〔快穿之都是我的踏〕〔七零嫁糙汉:知青〕〔落入他的圈套〕〔诸神殿〕〔虐文女主忙抓鬼〕〔玩大了:七零知青〕〔重生!穿到渣爹以〕〔山村桃运傻医〕〔首席继承人陈平〕〔陆七权奕珩〕〔韩飞李斐雪是哪部〕〔在偏执傅少身边尽〕〔全球降临:诸天争〕〔乡村神农
特殊教育      小说目录      搜索
堡宗别闹 第八百四十章 朝鲜的新格局
    广安十二年,大明打穿朝鲜,韩斌在年末的时候,真正做到了广安帝朱见济的圣意:在釜山海岸边饮马,与海中的钢铁战舰隔海致意。
    之后,韩斌赶在春节前回国。
    于此同时,天下万邦纷纷遣使来朝,远一点的,如泰西国这些地方,倒是不担心,只是对中国的尊崇越发强烈。
    近一点的,尤其是和大明接壤的邦国,则是带足了厚礼。
    希望能用卑微的态度换取广安帝的好感。
    为自己的统治换个长久之计。
    大明外扩,周边邦国几乎个个都在瑟瑟发抖。
    连自己的藩属国朝鲜都打了,其他临近邦国岂能不恐惧。
    不讲理的大明太恐怖了。
    而在广安十二年年底之前,朝鲜的南北承宣布政使司和南北两大都司,也基本上健全,两大承宣布政使司中有大量本地官员,在他们出面施政后,很好的安抚了朝鲜百姓,加上这一场战事本来就只经历了三个阶段,对百姓的创伤并不大,只是因为朝鲜的顽抗,让百姓手中的钱粮被耗费了,随着朝廷的仁政施行,最多两年时间,朝鲜就能恢复生机。
    加上从大明传回来的消息,广安十三年开春之后,被俘虏押送到京畿的李娎将会重返朝鲜平壤,建藩鲜王,朝廷已经让工部派了工匠在平壤为李娎修建鲜王府。
    对宗主国爸爸的仁厚之策,朝鲜上下感激涕零。
    觉得宗主国爸爸还是尊重自己的。
    之所以要出兵来打,肯定是之前李娎在京畿朝拜时候做错了什么,结果现在宗主国爸爸不计前嫌,对朝鲜上下施行仁政,完全是把朝鲜当做大明固有疆域来治理。
    官民与有荣焉!
    对李娎的境遇,朝鲜上下倒是没觉得有什么——有识之士都看出来了,李娎之所以能活着,很大概率就是大明收买人心之举。
    也就是活着了。
    不会有任何藩王实权,而且在朝鲜的地位会逐渐被模糊掉。
    很正常的事情。
    藩王嘛……
    大明自家那些皇亲国戚的藩王如今都成了边缘人,何况你李娎,毕竟看目前这趋势,朝鲜可能会有两位藩王。
    别忘了,李娎的封号是鲜王。
    而在大明京畿,还有一位年轻的藩王:朝王朱佑槟!
    朱佑槟今后才是坐镇朝鲜的最强藩王。
    但不管怎么说,大明打完朝鲜后,依然重用本地官员,而且善待李娎,又施行仁政,让朝鲜的百姓对大明感恩戴德,所以之后大明在朝鲜成立数个锦衣卫卫所,而锦衣卫的办事风格严苛程度直逼中南半岛,朝鲜上下也愉快的接受了。
    至于南北承宣布政使司要在广安十三年,在朝鲜全境推广大明官学之举,除了个别目光特别高瞻远瞩的大儒和官员感到绝望外,其余的人纷纷认为这是朝廷的又一项仁政。
    大明文化,毕竟是天下共仰。
    很少有人想到,当大明文化在朝鲜被全面推广后,朝鲜的本土文化会逐渐消失,继而朝鲜会慢慢的变成大明的自古以来。
    那时候的朝鲜,就真正的灭国亡族了。
    因此那些看透了这件事本质的人,开始私下里搞事,可惜,支持和配合的人不多,更可惜的是,朝鲜新建立的锦衣卫卫所给力,不给他们任何机会。
    一时间朝鲜本地的大儒和官员,很是“暴毙”了一批人。
    这批人的暴毙,其实在朝鲜引起了很大的震动,几乎所有人官场上的人都知道真正原因,不过也就是震动一下就没了后续。
    没人站出来为此再继续反对官学大明推广。
    也没人因为这批人的死请求朝廷给个说法。
    说白了……
    有能力有勇气有脊梁来坚持朝鲜作为一个独立邦国的人,都在战事中死得差不多了,没死在战事中的文臣,在两大承宣布政使司的建立过程中,被排挤到政治边缘地带去了。
    如今在两大承宣布政使司说的上话的人,全是韩明浍韩继美这种,韩明浍和韩继美也不是贪生怕死,只是看的比较透彻。
    知道大势不可忤逆而已。
    于此和大明硬碰硬自取灭亡,还不如在两大承宣布政使司里为百姓做点实事。
    还有一个原因:
    朝鲜很大一部分人,其实认为朝鲜成为大明的一部分,并不是坏事。
    反而是最好的结局。
    大明的强大和繁盛肉眼可见,而朝鲜现在是大明的一部分,关键是朝廷在朝鲜施行的政策完全不同于中南半岛,那么朝鲜的发展也是肉眼可见了。
    要不了多少年,朝鲜半岛就会和大明本土一样,进入一个盛世的年代!
    这让人何等期待!
    所以广安十二年年底,朝鲜基本上就安稳了。
    而且官民上下一心,都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尤其是在颁布的各项仁政的刺激下,更是对大明有了一丝丝的归属感。
    这一点连京畿朝廷都没预料到。
    从大明开始外扩以来,打朝鲜是最困难的。
    没想到朝鲜的臣服效果,竟然是最好的。
    于是京畿朝廷里有人开始质疑大明在中南半岛的政策,是不是应该改变一下方向——也应该施行仁政,没准中南半岛就像朝鲜一样听话了。
    大明打下中南半岛已经多年了,哪怕时至今日,中南半岛各地依然有各种小规模的暴乱。
    对此,广安帝朱见济直接把那些质疑中南半岛政策的官员给发配边疆去!
    都去中南半岛。
    让他们彻底了解一下中南半岛,别站着说话腰不痛,这些人只有知道中南半岛永远不可能成为大明自古以来后,才会明白两地政策为何会不同。
    不过有一说一,朱见济其实想过,把交趾和万象两个地方变成大明的自古以来。
    交趾就是越南。
    万象就是缅甸。
    中国一旦永久掌控这两个地方,不论未来国际形势如何发展,中国在整个亚洲的战略空间,都将无限的扩大。
    当然,这个想法只是暂时的。
    毕竟现在这个时代,大明的疆域太庞大的话,很难维持长久。
    中南半岛还是更适合当一个被大明吸血的后花园——哪怕没有仁政,中南半岛目前也在大明的实际控制之中。
    万一将来它自行进行成大明的一部分了呢?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热门小说: 〔帝王受龙椅含玉势〕〔老赵与表儿媳妇孙〕〔当我和竹马联姻以〕〔女主家世显赫父母〕〔尘不到顶弄闻时〕〔说他碰到你了没〕〔知乎推荐高质量网〕〔四合院:从机械工〕〔龙珠之我能看到战〕〔玄幻:开局被迫下〕〔规则怪谈:要求我〕〔开门迎客〕〔临高启明〕〔漫威之我穿越的有〕〔和前任他叔联姻后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