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更新: 〔自首〕〔破案需要我这样的〕〔联盟:我真不是绝〕〔坏女孩〕〔微醺玫瑰〕〔分手后,豪门掌权〕〔快穿之都是我的踏〕〔七零嫁糙汉:知青〕〔落入他的圈套〕〔诸神殿〕〔虐文女主忙抓鬼〕〔玩大了:七零知青〕〔重生!穿到渣爹以〕〔山村桃运傻医〕〔首席继承人陈平〕〔陆七权奕珩〕〔韩飞李斐雪是哪部〕〔在偏执傅少身边尽〕〔全球降临:诸天争〕〔乡村神农
特殊教育      小说目录      搜索
我导演了玄武门事变 第六百五十三章 李二震怒!我朝中无人乎?要去求太师!
    春去秋来,转眼年关又过。
    贞观朝从一开始的灾害连连,到如今的五谷丰登,总体呈现出一条昂扬向上的曲线。
    用一个词来形容,便是蒸蒸日上!与周遭各国拉开了巨大的差距!
    如今,周遭已经没有一个国度可以和大唐掰手腕,军事实力排在第二的西突厥,也不敢招惹强大的唐帝国,甚至还要求娶公主,以示盟好。
    也正是因此,皇帝李世民才有底气接连发动战争!
    灭吐谷浑,打高昌!
    曾经因战争造成的巨大消耗,对现在的大唐来说,根本不值一提。
    没办法,家底太厚了!
    太极宫,政事堂。
    李世民坐在主位上,乌黑茂密的黑发内,已然掺杂了几根灰白色的发丝。
    唐帝国的统治者正在迈向衰老,但他却毫不在意,依旧是神采奕奕。
    “启奏陛下。”
    长孙无忌道,
    “李神通、侯君集已在交河屯营,首次交战由侯君集发起,战果斐然,一战杀伤八百人,杀的麴文泰闭门不出。”
    “这是战报,请陛下阅览。”
    李世民接过战报扫了一眼,嘴角微微上扬。
    “就这?”
    “才斩了他们八百人,就吓破胆了?”
    “这麴文泰也不行啊!之前不是很狂,嘴很硬的吗?”
    堂内众人皆笑。
    “夜郎自大,没见过世面,自然就觉得自己很厉害。”
    长孙无忌笑道,
    “真见了我大唐的兵锋,他才知道什么叫做井底之蛙,不自量力!”
    “不过,现在他后悔也晚了。”
    “根据斥候探查,麴文泰紧急派遣使者去西突厥求援,但统叶护可汗似乎并没有要帮忙的意思,虽然派出了一支军队,但行进速度极慢,走走停停的。”
    “他不像是去驰援的,倒像是去旅游的!哈哈哈哈……”
    一个玩笑,惹得堂内又是一阵哄笑,气氛轻松无比。
    李世民也为之莞尔,道:
    “这统叶护可汗倒还算是个懂事的,朕要打高昌,他要是敢和朕过不去,那就是挑衅朕!”
    “前阵子,他还来求亲,想要讨好朕呢,此时此刻自然不会尽心尽力帮助麴文泰。”
    “没有西突厥驰援,凭着侯君集那股子疯劲儿,高昌弹指可灭,朕不用再多关注了,叫他们自由行动,半月发一次战报即可。”
    他都懒得讨论分析了。
    打高昌还用看?
    必定是一场大胜!
    “是。”
    长孙无忌沉声道,
    “刚才陛下提到求亲,鸿胪寺刚上来一份国书,是来自吐蕃新任赞普的。”
    “吐蕃如今的局势很复杂,松赞干布死后,他们的国家便发生了严重的分裂!”
    “一派,是以旧势力以及大祭司支持的吐蕃王子,松赞干布的亲弟弟藏布。”
    “一派,则是以松赞干布上台后整合的新势力支持的王叔噶丹干布。”
    “吐蕃苯教大祭司已经扶持藏布上位,成为新一代的吐蕃赞普,但噶丹干布不认,已经裂土封王,互相对峙!”
    “如今的吐蕃,也跟突厥一样,分裂成了东吐蕃和西吐蕃。”
    李世民眉头一挑。
    “东西吐蕃?这倒是有意思……”
    他沉吟道。
    这是好事啊!
    对于大唐而言,当然不想自己周围有强国存在!
    先前听徐风雷的分析,这吐蕃在未来一百年内是势必要崛起的!特别是在松赞干布的带领下,将对大唐造成很大的威胁!
    现在倒是好了。
    干掉松赞干布之后,吐蕃自己内乱分裂了!
    如此一来,其崛起进程已然打断,甚至将陷入无尽的混乱和纷争之中,再无法崛起!
    徐风雷的一计,毁灭了一个国家的潜力啊……
    想到此处,李二不禁有些感慨。
    那小子超乎常人的视野和格局,实在是叫人忍不住赞叹!
    “西吐蕃以噶丹干布为首,以天竺佛教为宗教信仰。”
    长孙无忌又道,
    “东吐蕃则是以藏布为首,以本土苯教为宗教信仰。”
    “求娶我大唐公主的,正是东吐蕃的藏布赞普,陛下是否考虑这门亲事?”
    李世民摸了摸胡须。
    “考虑什么?朕的公主是随随便便哪个胡人都能娶到的吗?”
    李二冷哼道,
    “一个分裂政权的王,今天还活着,说不定明天就被人推翻了,也想娶朕的公主?真是做梦!”
    “别说是公主了,宗室郡主都不给他!就是个宫女都不给!”
    “他的算盘,朕岂会不知?你信不信,朕只要一答应,他马上就会顺杆爬,要朕对他提供武力的支持,去平定西吐蕃?”
    众臣闻言,皆是点头。
    “陛下圣明。”
    “是啊,这小赞普就是打这主意呢!咱就是要他乱,岂能帮他稳定局面?”
    “对!他自以为聪明,想背靠大唐,以大唐之力压制噶丹干布,可他也不想想,咱们凭什么帮他?他算个什么东西?”
    “……”
    众大臣纷纷发表见解。
    你藏布在吐蕃打的算盘,我们在长安都听见啦!
    想借大唐的力,你想得挺美!
    “那臣……驳斥?”
    长孙无忌询问道。
    李世民摆了摆手。
    “驳斥就不必了,不理即可。”
    李二道,
    “他若派遣使者来,就冷落之。”
    “不过,要注意吐蕃的局势,既然分裂了,那就好好分裂,永远都不要重新整合起来。”
    “朕不希望看到高原之上有一个强大的统一国家。”
    长孙无忌心领神会。
    让吐蕃一直乱下去!
    大唐要的就是自己稳稳的,周边乱成一锅粥!
    李世民稍稍一顿,又道:
    “还有,包括西突厥、薛延陀等等诸国的求亲,都不予理会。”
    “历史上,和亲总是被当做耻辱,毕竟是咱们娇俏的女孩子去他们那鸟不拉屎的地方受苦,怎么说也不是什么好事。”
    “如今朕已经一家独大,无需再合纵连横!所以,和亲免谈!”
    以前李二不把和亲当回事,甚至觉得送几个女人就能保证国家和平,很有性价比,还挺划算的。
    但后来被徐风雷一顿洗脑之后,他才意识到——
    这特娘的关乎到他在后世的风评啊!
    李二这么爱惜自己名声的人,自然不想看到自己后世的评价上出现污点,所以,决不能干和亲送女这么没面子的事情!
    他甚至都想给后代君主立个规矩——
    大唐不纳贡,不和亲!
    “遵旨。”
    长孙无忌应声道,
    “以我大唐之国力,纵然所有外邦都联合起来,又有何惧?”
    “的确完全不需要和亲,就算真的要有亲事,也是胡人送女,纵然送女,也配不上陛下和诸皇子,配我大唐宗室郡王世子便可。”、
    一番话语,听得李世民和诸大臣皆是满意。
    这不是说大话,目中无人。
    而是以实力来论,脚踏实地的来说,就该是这样!
    “陛下,臣启奏。”
    房玄龄沉声道,
    “吐谷浑灭后,其国混乱,无人治理。”
    “眼下,应该拿出一个方案来了,是派遣大臣和军队去治理,还是扶持吐谷浑王室成员上位统治?”
    “请陛下定夺。”
    李世民扶了扶额头。
    “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难,难就难在这里。”
    他摇了摇头,轻叹道,
    “这个问题,朕也想了很久。”
    “若要派兵派官员入驻吐谷浑,将其国纳入大唐管辖,终归是太麻烦。”
    “真要管,突厥那一大片草原朕都腾不出手来管呢,以至于被薛延陀吃去了好几口。”
    “但若是扶持慕容氏……朕又隐隐觉得有些不妥。”
    “打了这么大一顿仗,结果吐谷浑还是慕容家的人说了算,那朕打仗算什么?去耀武扬威的吗?”
    国土太大,管不过来。
    这是李世民如今最大烦恼……这不是凡尔赛,是真的很烦呐!
    资源就那么多,国内都不够用,更不用说关外了。
    草原环境又那么恶劣,根本没几个人肯去治理,也没有老百姓愿意迁徙。
    之前安顿突厥人都费了不少脑筋,现在又来……
    这真是个难题。
    “诸位爱卿,有什么见解么?”
    “可畅所欲言。”
    李世民决定集思广益,寻求场外援助。
    然而,诸大臣面面相觑,却是给不出个章程。
    就两条路,皇帝都说了,他们还说什么?
    “都没想法?”
    李世民皱眉道,
    “你们平时不都挺有主意的吗?怎么现在哑巴了?”
    “说啊!魏征、孔颖达、唐俭,你们都说啊!”
    没人发话,那就点名。
    然而,被点名的人却不是班上的尖子生,起码这奥数题,他们答不上来。
    “陛下,臣尚在思索,不敢妄言。”
    “臣也一样。”
    “陛下,如突厥那般安置,可好?”
    李世民翻了个白眼。
    “安置突厥人都费了那么大的劲儿,还有那么多的隐患不曾处理,怎可如法炮制?”
    他没好气的道,
    “朕将来转战四方,要灭的胡虏多了!难道都用这不妥的法子?”
    “那不是给子孙后代埋下祸害吗?”
    “不行!”
    这一否决,众皆沉默。
    “真就没人有办法?”
    李世民不悦道,
    “满朝智囊,就这?”
    “朕对你们很失望啊!”
    房玄龄身子微微动了动。
    “玄龄,你有想法了?”
    李世民看向房玄龄,目中露出期许之色。
    “不是……陛下。”
    房玄龄老老实实的道,
    “臣是想说,昔日太师在的时候,他总有许多新奇的点子。”
    “自陛下御极以来,国朝许多大事也都是太师参与制定的,陛下何不问问太师的意见?”
    李世民:“……”
    “可他又不在!”
    李二瞪眼。
    “陛下,可以写信……”
    房玄龄低声道。
    李世民;“¥%……&*##!!!”
    “朕……朕真是要被你们气死!”
    他恼道,
    “这么多重臣一起开会,都想不到法子,还得去写信求助他!”
    “你们不觉得丢人,朕还觉得丢人呢!”
    “他要是收了信,也一定会嘲笑尔等无用!”
    “哼!”
    “这信朕不写,谁爱写谁写,朕拉不下那个脸!”
    李二一拍桌,拂袖离席。
    众大臣神色尴尬,等到皇帝走远,也是默默离席。
    长孙无忌扯了扯房玄龄的衣袖。
    “房公啊,陛下要是不写,那要不我写封信问问,连带着你的名儿,你看怎么样?”
    他低声问道,
    “也不是咱们不聪明,的确是他法子多嘛!”
    房玄龄默默看了长孙无忌一眼。
    “咋?你也拉不下这个脸?”
    长孙无忌一脸无语的道,
    “好好好,你们都要面子,我不要面子,我要里子好吧?”
    “我写,我单独给他……”
    房玄龄撇了撇嘴。
    “陛下他,会写的。”
    他拍了拍长孙无忌的肩膀,起身而去。
    长孙无忌一愣,而后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
    “是这样没错……”
    “还是你了解陛下啊……”
    ……
    数日后。
    九嵕山。
    随着工匠们日夜辛勤的劳作,整座昭陵也越来越像样。
    就这进度,估计再有两年,就可以竣工了。
    要是赶赶工,能在过年前给它搞定!
    不过,徐风雷倒是不急……慢慢来呗,这昭陵要是竣工了,他就要被调回长安去了。
    到时候想要辞官回磨玉山,估计要费一番周折。
    还有两年,珍惜混日子的时光。
    徐风雷从山上溜达回来,一头扎进了草屋里。
    如今草屋已经扩建了一番,变成了两间连体的小屋,中间以一扇门为阻隔。
    西边那一间,自然就成了武二丫的闺房加办公室。
    此刻的武二丫,正在如山似海的情报信息中徜徉,神色尤为认真。
    这是她的事业,一条通往大唐情报女王的大道!
    “丫头,最近有什么大事啊?”
    徐风雷捧着一杯茶,倚靠在门边,随口问道。
    武二丫这才抬眼,将面前的厚纸一收。
    “干爹要听国事还是民间事。”
    她问道。
    “国事吧。”
    徐风雷应声。
    “侯君集在高昌的战事很顺利,没有西突厥的援助,预计高昌在三个月内被灭。”
    武二丫道,
    “侯君集返回长安的时间,大概是今年八月到十月之间。”
    “届时,他身上的战功就更大了。”
    徐风雷脸上没什么表情,颔首道:
    “理所当然,这老小子还真是打不死的小强,真能活啊。”
    “我懒得听他的消息,继续说下一条吧。”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热门小说: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