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更新: 〔自首〕〔破案需要我这样的〕〔联盟:我真不是绝〕〔坏女孩〕〔微醺玫瑰〕〔分手后,豪门掌权〕〔快穿之都是我的踏〕〔七零嫁糙汉:知青〕〔落入他的圈套〕〔诸神殿〕〔虐文女主忙抓鬼〕〔玩大了:七零知青〕〔重生!穿到渣爹以〕〔山村桃运傻医〕〔首席继承人陈平〕〔陆七权奕珩〕〔韩飞李斐雪是哪部〕〔在偏执傅少身边尽〕〔全球降临:诸天争〕〔乡村神农
特殊教育      小说目录      搜索
制周 第一百二十五章 王峻的面皮
    殿中诸大臣闻奏,俱都陷入沉思,这个人选可不好定,不然也不至于拖到现在。
    郭威扫视一圈,沉声问道:“众卿可有合适的人选?”
    诸大臣缄口不言,王峻略作等待,才干咳一声,正准备拱手荐才,却见郭宗谊速度更快,抢道:“陛下,臣倒是有一个人选。”
    王峻气结,脸色涨得青紫,恨恨地一拂袖,坐回位上。
    郭威望向郭宗谊,惊喜道:“哦?你且说来,让众臣都听听。”
    “静难军节度使折从阮之子,府州藩汉马步军都校折德扆。”郭宗谊果断道。
    王峻要推荐的人选,应该是他年轻时的好友申师厚,此人少为盗贼,能力有限,根本不足以抚河西,历史上他在广顺二年中,受王峻荐为河西节度使,在显德元年(954年)时命儿子为河西留后,自己跑回了开封,自此,河西与中原朝廷失去联系,终宋两朝,再也没有归化。
    虽然郭宗谊并不清楚,申师厚是如何坏的事,但河西走廊这等战略要地,他是断不愿拱手相让。
    郭威一听,不解道:“折从阮确是戍边将才,但他这个儿子,声名不显的,谊哥儿为何荐他?”
    众臣亦有此惑,纷纷望来,郭宗谊解释道:“折家世镇府州,代为将校,府州边邻数蕃,蕃汉杂居久矣,所以折家对治理蕃族极有经验,这正好与河西的情况接近,这是其一。”
    “而折从阮以忠义仁孝治家,自其祖折宗本始,虽久镇边疆,却能代代忠于朝廷,效力中原,这是其二。”
    郭宗谊所说句句属实,何况郭威也清楚,这府州折家确实忠肝义胆,且自李唐始,便为将门世家,折从阮更是当世名将,想来儿子也差不到哪里去。
    于是郭威赞许地点点头,又侧首谓郭荣道:“晋王以为如何?”
    郭荣见儿子成功截糊,哪里会反对,于是拱手道:“全凭陛下圣裁,不过臣以为此事不小,不若去信问问折从阮的意思,折老将军温恭长者,对自己的儿子要比我等了解,事涉军国大事,他必不会避亲,也不敢夸大。”
    郭威听完,满意点头:“嗯,晋王此言颇为老成,就依晋王之言,去信折从阮处。”
    王峻见这祖孙三人你一言我一语,就把这等大事定了,全然不把在座大臣当回事。
    当下起身,愤然质问道:“陛下欲以家治国耶?”
    郭威一怔,旋即脸色一沉:“秀峰此言何意?”
    “陛下明知故问,陛下开延英,为何只问晋王,不问计于群臣?”王峻不留情面,铮铮有声。
    郭威无奈,只好环顾殿中,又问了一遍:“诸卿以为如何?”
    众臣于此事上毫无头绪,且郭宗谊所荐人选又确实合适,郭荣所言也更稳妥,根本挑不出毛病来。
    因此殿中诸臣,哪里又会出言反对,纷纷拱手附和,王峻见状,不禁怒从心起,当堂以手指群臣,喝骂道:“佞臣,都是一干佞臣!”
    众臣面上多少有些挂不住,但迫于王峻威势,都不敢还口,王峻脏话一股脑往外倒,骂得酣畅淋漓。
    半晌,才大袖一拂,欲回班坐下。
    郭宗谊趁机跨步上前,一手执其领,将他连拖带拽,扯到阶前,面向郭威道:“王相君前失仪,辱骂当朝大臣,简直是无法无天,请陛下治罪!”
    王峻挣开郭宗谊的手,双眼喷火道:“殿下说臣君前失仪,那殿下此举若何?”
    郭宗谊斜睨了他一眼,干脆拜倒在地,请罪道:“臣君前失仪,请陛下治罪。”
    王峻气结,他没想到这小贼如此无耻,想骂却又无从下口,只能压着火气,在郭宗谊边上拜倒:“臣请陛下治罪。”
    “嘿嘿。”
    也不知是谁笑了一声,王峻只觉脸上火辣辣地烧,郭威和殿中诸臣子、侍从戏虐的目光不断扫来,好似刮骨钢刀,在他面皮上一刀刀割着。
    郭威强忍着笑,厉声道:“放心,你们二人我都不会放过,就罚你二人一年俸禄,回府闭门思过一月。”
    “臣,谢陛下隆恩。”郭宗谊叩首,起身回班。
    闭门思过对他来说,完全就是放假,他在朝中又没有职差,但这对王峻来说,是个不小的打击,至少,这一个月他不能理政,河西节度使,和幕僚班子的人选,他就插不上手了。
    王峻心中愤恨,却又无可奈何,只得叩首谢恩,回班袖手安坐。
    这一次的延英议,他算是威严扫地了。
    此事议毕,大臣们又各自奏事,及徐台符时,他代赵上交奏道:“赵侍郎有议,言今年诸科举人,应等第各加对义场数,进士除诗赋外,别试杂文一场。”
    郭威略作思索,从之。
    省试就在月底,赵上交临时加题,也是怕有人舞弊。
    郭宗谊闻之,又出班道:“陛下,臣以为自唐末以来,连年征战,贡举的各项制度早已形同废纸,尤以解试为重,地方官员肆意行事,对国制置若罔闻,每秋荐之时,不亲试者便取解,号为拔解。”
    “臣以为,对此类情况,朝廷应取各州县当年贡举人试卷,一一申省,对不合格者处以重罪,监试官、举送官,视罪连坐。”
    “还有国子监生,每年均有仕子附监生,妄图躲过州县解试,直接参加省试,于这类投机取巧之辈,朝廷应革功名,永不录用,且对于监生,也应该于各处设解试一场,以论公平。”
    郭宗谊说完,殿中诸臣颇觉惊异,这小殿下对贡举一事,居然也颇为了解。
    徐台符闻之大喜,急忙拱手道:“殿下所言甚是,凡选授之制,天官卿掌之,所以正权衡而进贤能也;凡贡举之政,春官卿掌之,所以核文行而第隽秀也。如今常举多有弊漏,正是该大力纠正,如此才能为国选出良才,不至遗漏明珠。”
    冯道也拱手附和,一时间,众大臣纷纷起身请命。
    郭威看向郭荣,见他悄悄点头,于是答应道:“就依皇长孙之言,徐卿,离省试还有半月,就由你与赵上交酌情办理吧。”
    “唯。”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热门小说: 〔帝王受龙椅含玉势〕〔叶蓁墨千寒〕〔十大催泪治愈的小〕〔演员没有假期〕〔A内腔标记成结〕〔跪下,我的霸气老〕〔斗罗:开局签到先〕〔拯救地球从无限洗〕〔小青梅她有点难追〕〔水深火热by阿司匹〕〔重生毒女谋天下〕〔夫人嫁到〕〔四合院开局穿越成〕〔出不去  回不来〕〔怎么没有战斗过程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