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更新: 〔自首〕〔破案需要我这样的〕〔联盟:我真不是绝〕〔坏女孩〕〔微醺玫瑰〕〔分手后,豪门掌权〕〔快穿之都是我的踏〕〔七零嫁糙汉:知青〕〔落入他的圈套〕〔诸神殿〕〔虐文女主忙抓鬼〕〔玩大了:七零知青〕〔重生!穿到渣爹以〕〔山村桃运傻医〕〔首席继承人陈平〕〔陆七权奕珩〕〔韩飞李斐雪是哪部〕〔在偏执傅少身边尽〕〔全球降临:诸天争〕〔乡村神农
特殊教育      小说目录      搜索
逆天明末三十年 二百一十三章 崇祯生疑上
    让我们把视线再次拉回京师,就在广渠门大战结束之后,明军的主要将领被崇祯皇帝召见,而皇太极则是选择移师南海子,十几万大军依旧是在京师附近,虎视京师,经过广渠门一役,双方都受到了不小的损失,但是如果真的从兵力对比来计算的话,现在明军依旧是处于不利的地位,城内的守军虽然没有受到损失,但是他们在整个战斗的过程中所能发挥的力量有限,基本也就是远程掩护一下发铳发炮,但是近战却是没有的,而皇太极到现在也没有攻城的行动,第一确实是因为皇太极的大军是骑兵奔袭,根本没有携带重型的攻城器械。第二,蒙古诸部,包括八旗诸部此次南下入关主要也是求财,不想在攻城战上浪费太多士兵的生命,而且现在攻打京师根本是无意义的,他们的优势就是机动性,没必要以己之短攻敌之长。双方大战之后目前皇太极还有十余万的兵力,而明军在城外的野战部队能战之兵只剩下了约四万人,双方的实力对比进一步拉大,在这个情况下明军只能是收缩防线,紧紧的贴着护城河进行布防,袁崇焕多次通过报信兵给孙承宗递话,希望城外的四万将士能进城休养一番,可是孙承宗每次派人传话朝中都是不置可否。

    在此情况之下,袁崇焕下定决心,只能是亲自面圣的时候当面向圣上提出这个要求了。而与此同时皇太极看到明军损失严重只能贴着城池布防,而郊外的外戚勋臣,城内大户富户的庄园田产却被金兵抢掠殆尽,皇太极不仅仅将这些田庄里值钱的东西,可以食用的粮食席卷一空,完事之后还将这些庄园一把火全部烧掉,站在城头上都能看见郊外大火熊熊,浓烟冲天。不仅如此,建虏和北虏的马队还时不时在城外或者是城下关宁军的阵地前面呼啸而过,身后用大车装着从庄园里掠夺来的粮食财物,大摇大摆的样子仿佛是在和明军示威。

    他们搞这么一出是示威,可是城里却是闹翻了天,早在京师戒严,孙承宗主持防务的时候就定下条例,城内外戚勋臣,朝中文官武将,京师大户富户的家丁都要全部武装起来上城协助明军守城,这些家丁日夜配合明军在城上巡逻,自然也能看见自家的庄园被金兵蹂躏,家丁们很快就将消息传回去报至自己的家主知晓。这一下可就捅了马蜂窝,从袁崇焕还未到达广渠门开始,朝中每日的弹劾文书差点将崇祯皇帝的龙案给淹没了,养心殿的门槛都要被外戚勋臣们给踩断了,王承恩等伺候圣上的管事太监那是拦都拦不住。

    成国公朱纯臣上书道:“袁元素纵敌入关,妄言五年复辽,奴至城下,臣等庄园田产毁坏殆尽,此乃先帝御赐田庄,不敢弃,顺天府乃大明京师,然围于奴贼,袁元素迟迟不至,其心可诛,臣请重治!”又有襄城伯李守觐见圣上曰:“臣曾闻听袁元素在辽东胡作非为,观今日之况,此言不虚矣,辽东军饷千万计,奴不废一兵入关,大言不惭守蓟门,奴又至京师,沿途劫掠数日我大明军士百姓白骨枕籍,奴视辽东数十万大军如无物,千古奇闻也。”又有忻城伯赵之龙、抚宁侯朱国弼,定国公徐允祯等人纷纷上奏弹劾袁崇焕纵敌入关,宁锦防线形同虚设,每年千万的辽饷让大明财政不堪重负,但是袁崇焕却这么白白浪费。

    明史载,“数日间,弹劾纷至,帝锁宫不出,然外戚勋臣于宫外静坐,哭嚎大呼,承恩亦无法。”崇祯皇帝烦了,数日以来不断的有人弹劾袁崇焕,崇祯帝不胜其扰干脆闭门不出,可是这些人竟然在宫外静坐大哭,要求严惩袁崇焕,崇祯帝就算不出门,但是他不能不上早朝啊,崇祯皇帝都已经怕了,就算是在早朝上御史言官只要出列那么必定是弹劾袁崇焕。久而久之依着崇祯皇帝本就多疑的性子,他自己也开始怀疑起来,难道袁崇焕是个大骗子,为了高位或者像他们说的为了贪污辽饷竟然敢一而再再而三的欺骗他。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热门小说: 〔帝王受龙椅含玉势〕〔老赵与表儿媳妇孙〕〔当我和竹马联姻以〕〔女主家世显赫父母〕〔尘不到顶弄闻时〕〔说他碰到你了没〕〔知乎推荐高质量网〕〔四合院:从机械工〕〔龙珠之我能看到战〕〔玄幻:开局被迫下〕〔规则怪谈:要求我〕〔开门迎客〕〔临高启明〕〔漫威之我穿越的有〕〔和前任他叔联姻后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