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更新: 〔自首〕〔破案需要我这样的〕〔联盟:我真不是绝〕〔坏女孩〕〔微醺玫瑰〕〔分手后,豪门掌权〕〔快穿之都是我的踏〕〔七零嫁糙汉:知青〕〔落入他的圈套〕〔诸神殿〕〔虐文女主忙抓鬼〕〔玩大了:七零知青〕〔重生!穿到渣爹以〕〔山村桃运傻医〕〔首席继承人陈平〕〔陆七权奕珩〕〔韩飞李斐雪是哪部〕〔在偏执傅少身边尽〕〔全球降临:诸天争〕〔乡村神农
特殊教育      小说目录      搜索
天下安康 第2161章 郊祭天地
    第2160章 郊祭天地

    卫公元年。

    翻过年去,就到了大业十三年。可大业天子去年就死了,天下又没有新皇帝,这新一年的年号就成了一个问题。

    虽然官方还叫大业十三年,可在很多人的心中,这一年就成了卫公元年,一如当初未登基的汉王元年一般。

    新朝新气象。

    虽然卫公还没有登基, 但自从建立官职,设置宰相之后,整个信都上下官吏做事的热情都比以往高涨了几分。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改官易制,本就是新朝才有的事情。既有新朝,卫公登基还不就是眼前的事。

    若不是黄明远严令各地, 不得出现乱七八糟的祥瑞之事,又驳斥了两个进献祥瑞的地方官, 怕整个河北、河南各地,早就已经是祥瑞事件满天飞了。

    但黄明远能压得住事,压不住蠢蠢欲动的人心。

    无数的人等着大隋灭亡,新朝建立,好加官进爵,封妻荫子。所以大隋的灭亡,只是时间的问题,等瓜熟而蒂落。

    正月初五,这新年刚过,陈远、邓议、崔仁寿、杨元弘等一干重臣便联合上书请求,进行祭祀天地大礼,甚至李子孝也私下里询问过黄明远此事。

    对于封建王朝来说,春天的确有祭祀的习惯,但时间一般多在二、三月份。此时刚过完年,天气尚寒,去年的事务尚未封存,新一年的事务亦尚未理顺,就大张旗鼓, 进行祭祀,黄明远总觉得太折腾了。

    不过众人也有原因。

    自年前设置百官,意味着新朝初立,大隋的中心便正式转移到信都。

    然万方百姓,并不了解其中的意义。四方属国,也皆以为洛阳为正堂,甚至到现在洛阳还有很多滞留的各方使节。只有在信都举行祭祀,宣告天地,这信都朝廷的正统性、合法性才能完全树立起来。

    黄明远听着众人的意见倒也有道理,名不正则言不顺啊。要想四方归乡,还非得来场大祭祀,让四方瞩目,让天下皆知。于是黄明远便同意了此事,并令宰相房玄龄和礼部尚书崔弘寿二人负责。

    不过黄明远想的过于简单了。

    上述当然是一个重要原因,但更重要的是众人希望通过祭天来向天下人宣示黄明远的地位。

    既然是祭祀,自然是黄明远为主。但郊祭天地又素来是天子的事情,这样双方不就套在一起了。

    按照陈远想的,只要大家都把黄明远当成皇帝来对待,那黄明远即使没有登基,没有那些虚礼, 但跟真正的皇帝又有什么区别呢。

    祭祀大典定在正月二十二日, 还有半个月的时间。

    礼部官员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但随之而来的便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祭祀之时,谁是首献,谁是亚献,谁是终献,还有到时候萧后和燕王怎么安排。

    这玩意看起来只是献个酒,一个虚名而已,但事关礼法、正统,在众人心中极其神圣,容不得丝毫差错。

    祭祀这东西,一个很重要的意义就是给旁人看,这东西别说是出了差错,就是其中的某些不合理的小举动,都会给人引得无限遐想。

    历史上长寿二年(693年),武则天以魏王承嗣为亚献,当月便出现了宫女韦团儿诬告皇嗣李旦谋反之事,皇嗣妃刘氏、德妃窦氏被杀,安金藏剖腹明志才救了李旦。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热门小说: 〔帝王受龙椅含玉势〕〔我把女友养成天后〕〔重生八零:空间商〕〔网恋需谨慎小说〕〔文轩体育课器材室〕〔那一天〕〔两家人一起换〕〔npc误入游戏中尽情〕〔年代文女配被读心〕〔叶蓁墨千寒〕〔塞一天冰块不可以〕〔朱寿〕〔十大催泪治愈的小〕〔演员没有假期〕〔A内腔标记成结
  sitemap